“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

ID:23594575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_第1页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_第2页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_第3页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_第4页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宄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木,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是现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基于以上理念,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笔者归纳整理了“自主学习,以学设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关键词: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一一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宄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

2、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木,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是现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基于以上理念,根据教学实际经验,

3、笔者归纳整理了“自主学习,以学设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课前学生独立学习课前学生独立学习,就是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实验初期,先由教师布置自学题纲,领着大家自学,一般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课前自学的好习惯,然后逐步过渡到自拟自学提纲,完成自己学习。自学阶段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①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木内容和逻辑关系。②复习回忆有关旧知识并和新知识联系起来。③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④做自学笔记,可适当做些批注,勾画出定理、定义、公式等概念叙述中的关键词语。⑤尝试练习,

4、可试做课本上的例题、题或试着写定理的证明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要合上课本,围绕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课本中的材料是否熟悉,你身边还有哪些熟悉的材料;下节课教师要讲什么问题,自己懂不懂(列出不懂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通过理性思考和直觉经验的对接,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对照,想到一些什么(即奋什么猜想);还奋什么问题没奋解决,需要课上和教师共同研究等等。二、课堂首先进行自学检测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便于教师掌握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自学,强化学生学的自觉性,

5、教师应利用课堂前5分钟左右的吋间进行自学检测,检测内容与自学提纲一致,难易适当,重点突出,题0可在例题、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这样既能达到检查学生自学、暴露学生疑点的目的,又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自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检测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安排以及检测中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灵活处理,或当堂公布答案,或同桌交换批阅,或收齐后课后批阅,将检测结果量化,计入小组竞赛,进行小组评比,以鼓励他们在自学中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互助精神,遇到疑难问题“好”帮“差”,“优”促“优”,小组成

6、员互帮互学,积极讨论,共同携手攻克重点、难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三、课内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以学设教学生经过独立学习与自学检测,解决了现冇发展区的问题后,带着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来到课堂,他们对课堂、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客观上迫使教师不能把教学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应在启迪智慧、培养悟性上下功夫,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由4至6个同学组成-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水平

7、为上、中、下的学生组成,可由学习水平为上的同学当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先进的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上课时,安排10至15分钟吋间由小组冋学互相检查、核对4题的解答、交流自学体会、解决较易于解决的疑难问题,并确定小组中奋代表性的问题冇待于全班质疑。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克服知识上的不足。通过小组合作学4,解决较简单的疑难问题,并确定中心质疑问题,保证了下一个质疑环节的质量和效率。1.质疑释惑,归纳反思(1)质疑:学生把通过小组讨

8、论、合作学习后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教师也可设立问题让学生思考,疑点控制在5至7个有代表性、能突出主题的问题。(2)释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由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教师应不急于作出正确的解答,而是留有一定的吋间给冋学思考,尝试解答,教师再做点拨、评价、补充完善。(3)归纳反思:随着师生质疑、释惑的结束,教师应及吋地总结质疑问题的种类、释惑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归纳本节课学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