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

ID:23600054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_第1页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_第2页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_第3页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_第4页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摘要本文从激活兴趣,结合教材,强化实验,启迪思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作者对“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认识,总结并突出了作者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发展竞争力成正比的观点。关键词教学创新能力发展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03-02江泽民书记曾经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祌、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的潮流。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及技能等。化学作为未来世纪是屮心学科

2、,如何发挥其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作为任课教师应着力研究、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结合日常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激活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兴趣是最好是老师”。在教学中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屮多引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屮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讨论和钻研,引导学生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感到化学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魅力和

3、灵性与现实息息相关的。营造一个教学民主的氛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多加肯定。多加鼓励,培植求是创新的教学风气。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例如,讲“化学与材料”可以利用“两件衬衫穿着的不同感受”(一件舒服,一件浑身冒汗,不舒服)的故事创设情境,学生产生了共鸣,从而引发可争先恐后索要衣料,积极探宄原因的课堂场景。源于生活的真实情景,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化学,积极探究,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始终保持

4、可持续性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二、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载体1.想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C0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要联想到02和H2的实验室制法;讲到C单质的化学性质时,联想到H2和C0的化学性质;讲到硬水软化吋,联想到水壶为什么容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烈腐蚀性时,联想到皮肤沾到浓硫酸如何处理。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时,有的同学联想到一个人牵着几条小狗在转圈跑。对于这种意想不到的想象,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赞扬。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

5、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思维。在教学中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学会从不同方面不停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朿缚。例如,将一个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灌门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分析物质发生变化,从加入的物质考虑,这是学生固有

6、的思维定势,所以一般学生只分析NaOH溶液与C02的反应,得出一个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结论。而忽视了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漏了“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的现象”。三、强化实验: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验证性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善于从纷繁的实验现象屮,捕捉到那些不奇异却代表着事物变化的最本质的属性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0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性学习动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

7、发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敁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试验能力,创设探究活动引导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情境,教师在实验屮要有冃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促进学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四、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思维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方式发现事物最本质属性的心理过程,科学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最活跃因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联想事

8、思维和逆向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元素周期律教学屮,面对教材中枯燥的数据,教师应深人挖掘知识内涵。通过让学生:(1)绘制1-18号元素原子示意图;(2)作出R-Z图像;(3)列表比较1-18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