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

ID:23611867

大小:67.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_第1页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_第2页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_第3页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_第4页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关注的教学问题,因为小学生作文相对于城市学生,其水平无法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作文更是无法下笔去写。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对作文是日益生疏,久而久之就有了惧怕作文的思想。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在作文的批改方面一起探讨一下。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批改策略研究DOI:10.16657/j.cnki.issnl673_9132.2016.01.158我多年以来一直关注作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发现作文批改一直

2、是语文教师中最受争议的问题。按照正常的批改,教师无非是写几句套话,看上去理论水平不错,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没有一点点益处。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做了许多无用功,学生的作文水平却还是一如既往,没有起色。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不令广大教师反思。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种困境,打破所谓的令很多教师焦头烂额的“精批细改”怪圈,把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写作,学习创造呢?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小学作文批改的几个教学策略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关注的教学问题,因为小学生作文相对于城市学生,其水平无法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家庭

3、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作文更是无法下笔去写。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对作文是日益生疏,久而久之就有了惧怕作文的思想。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在作文的批改方面一起探讨一下。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批改策略研究DOI:10.16657/j.cnki.issnl673_9132.2016.01.158我多年以来一直关注作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发现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中最受争议的问题。按照正常的批改,教师无非是写几句套话,看上去理论水平不错,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没有一点点益处。其结果往往是

4、教师做了许多无用功,学生的作文水平却还是一如既往,没有起色。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不令广大教师反思。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种困境,打破所谓的令很多教师焦头烂额的“精批细改”怪圈,把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写作,学习创造呢?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慢慢地,我摸索出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也可以说是借用他人的一些做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而已。下面,我就将这些方法与大家共享一下。一、要转变几个思想认识要想改变小学作文批改现状,我们首先要转变几个思想认识。即指学校的教学思想在作文教学认识上的改变。学校的直管领导如教导处教

5、研室不能光看到教师的“老黄牛”精神,也不能只看看作文本本上的批语,还不能看谁的写的字多,而是要看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这就是说,学校的教学思想要坚决杜绝假大空的情况,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整体的工作局面改善了,教师意识上的改变也就会跟进了。如果学校认为教师评改作文是劳民伤财,就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况,表现出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想轻松混日子,而不管教学的实际效果。二、要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在通常情况下,作文布置下去,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写”上一篇,然后上交给教师。面对学生作文,负责任的教师是密密麻麻地“批”得通篇是红色大字,使得学生原件面目全非。但学生

6、只关注作文的分数,而不会看教师的批改,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原地徘徊。为什么学生写出的作文是这样的呢?我认为,这主要的原因是忽略了读书这一环节。我的观点是,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即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这样,读的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文章来。也就是说,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写作。教师不把这些搞清楚了,不把这些观念改了,那么作文教学只能在背作文和抄作文的模式里打转,直到举步维艰的那一天,而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倡议,教师应学点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日常教学中,学生修改作文有两种方式,

7、一种是自改,另一种是互改。于是,我经常对学生提出这样要求的:(1)书写务必要认真、整洁、规范。这点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书写教学。(2)行文格式要正确。如果不要求,学生可能会出现段前空两格都不会空,右边超出格子等问题。(3)错别字一定给以标示。现在的学生,错别字是越来越多。这点应引起教师的重视。(4)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无病句。有没有自己的精彩的语言片段。(5)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尤其是右边顶格里标点,句尾不见标点的情况经常发生。(6)是否围绕中心去选材。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写到那里算那里。(7)结构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过渡句

8、过渡段是否运用合理,文章是否浑然一体。(8)中心是否鲜明。主题不明了,不知道整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9)作文是否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时代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