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

ID:23617272

大小:574.5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09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_第1页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_第2页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_第3页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_第4页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复习重点总结.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伤急救学第一章创伤急救概述创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致伤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作用,造成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或引起功能障碍。一、根据致伤原因的不同,创伤分为以下10种类型:1.撞击伤;2.坠跌伤;3.挤压伤;4.枪弹伤;5.刺伤;6.冲击伤(外轻内重);7.交通事故伤;8.动物咬伤;9.烧伤;10.冻伤。a.上肢创伤——治疗重点在于恢复其功能b.下肢创伤——治疗重点在于恢复负重和关节的功能a.闭合性创伤:指受创伤部位皮肤保持完整,表面并无伤口,但伤情不一定很轻。原因在于难以确定有无体内脏器和重要组织损伤。b.开放性创

2、伤:指受创伤部位局部有皮肤或黏膜破损,深部组织有创口与外界相通。创伤特点是有伤口、有出血,伤口内有污染或有异物残留,感染机会多,也可同时伴有内脏或深部组织损伤。二、创伤的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1.疼痛——隐痛、钝痛、胀痛、烧灼痛、撕裂痛、刺痛、放射性疼痛不等;活动或加重,制动后减轻;疼痛部位也常提示为受伤部位,因此在创伤的诊断尚未明确时,慎用止痛剂,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2.肿胀——创伤后局部出血、渗出、炎性水肿等造成肿胀;肢体节段严重肿胀时可导致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从而出现脉搏微弱、感觉迟钝、肢端苍白、皮肤温度降低等。3.功能障碍4

3、.创口与出血——多见于开放性创伤(2)全身表现:1.体温升高——多为吸收热,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如体温过高,除由脑损伤造成外,还可能合并感染。2.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常提示创伤的严重程度。创伤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心率加快;周围血管收缩,故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3.口渴和尿量减少——创伤导致失血或脱水;尿量过少时警惕休克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4.其他——乏力、消瘦、食欲缺乏、嗜睡、失眠、便秘及女子月经不调等。三、创伤的诊断——要明确创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全身性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创伤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1.院前创伤评分——

4、在灾害现场或到达医院之前,急救人员或医生对患者伤情的严重程度做出简单的评价和分类。常以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志状态的生理指标作为参数来判别患者伤情。2.院前指数(PHI)——用收缩期血压、脉率、呼吸状态及神志等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每项又分为3或4个级别,患者4个参数得分之和即为PHI。对胸腹部有贯通伤者,在其PHI分值上加上4分为其最后分值。0-3分为轻伤,死亡率为0,;4-20分为重伤,死亡率为16.4%(院前指数评分表见P8表1-1)四、急救的组织1.急救和运送——先缓后急,先重后轻2.工作程序——抢救-诊断-治疗。复苏、伤情诊

5、断和紧急处理三者应同时进行。3.手术的先后——首先处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创伤,将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4.手术原则——宁小勿大,宁易勿难,以清创、止血、修补损伤和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彻底治疗。五、院前急救(1)查体要点:重点部位普遍采用CRASHPLAN的检查方法1.C心脏及循环系统——包括血压、脉搏、心率,注意有无心脏压塞的Beck三联征,即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血压下降,评价循环状况,注意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2.R胸部及呼吸系统——有无呼吸困难,气管有无偏移胸部有无创伤。3.A腹部脏器——腹壁有无伤痕

6、、瘀斑,腹部有无隆起,有无腹膜刺激征。4.S脊柱和脊髓——有无畸形、压痛及叩击痛,运动有无障碍,四肢运动及感觉有无障碍。5.H颅脑——意识状况,有无伤口及血肿、凹陷,12对脑神经检查有无异常,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是否正常。6.P骨盆——骨盆挤压及分离实验和X线片。7.L四肢——有无骨折及软组织损伤。8.A动脉——明确各部位有无损伤及出血9.N神经——检查感觉、运动,明确各重要部位神经有无损伤及定位体征。(2)骨折处理的注意点1.固定骨折前,应首先完成基础生命支持等救命措施;2.对外露的骨折端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肢也不必复位;3.固定

7、的范围应超过骨折端相邻的两个关节;4.皮肤与夹板间尤其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要垫适量的棉垫,以免局部受压引起皮肤坏死;5.包扎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运情况;6.凡疑有脊柱、脊髓伤者,必须固定后才能搬运,以免加重损伤;7.如现场无物可取,可将患者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下肢固定于对侧健肢。(3)体位①一般以仰卧位为宜②胸部伤者——半坐位③有昏迷或窒息危险的患者——半俯半卧位(4)固定与搬运方式——先固定再搬运,足侧担架先行.1.脊柱骨折——尽可能不变动原来的位置,搬运时应由3人同时进行,一人托下肢、一人托腰臀部、一人托颈肩部于患者

8、一侧,同时将患者平托放于硬担架上,如采用软担架应取俯卧位并保持脊柱的平直,禁止弯腰。2.颈椎创伤——应由一人负责牵引头部,并保持头部与躯干长轴的一致,和其他人协同搬运。在担架上伤者头颈两侧应用沙袋或衣物等垫好固定,防止在搬运中发生头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