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

ID:23640397

大小:57.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1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2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3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4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的高职教育从1980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广大实际工作者和研究机构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实施和发展校企合作,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没有好的发展,校企合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开展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现今科技高度发

2、展的信息化时代,人才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职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企业离不开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需要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其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能。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高职院校更是数不胜数。到2012年只四川省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就有52所之多,招生压力很大,只有那些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的院校才能招到更多的学生,招到了学生学校才可能生存和发要

3、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做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那些国内外知名度很高和企业和公司合作,来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校企合作可以实现校企双赢。企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学院需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企业可以自己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是这样一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要投入大量时间,这样人力资源成本就会很高,从面影响企业效益。校企合作,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更会为企业节约时间,更进一步企来也可以实现为社会服务,解决国家就业。校企合作当然也可以为高职院校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学校就业率从而提高学校

4、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实现校企双赢。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政策方面。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时间短、基础比较薄弱,缺乏科学、系统、专门化的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类型”的高职教育还处于初期的专科阶段,距离本科、硕士、博士生阶段还有较长时期,因此,研究队伍的基础还十分薄弱,从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相对较低。校企合作的研究不成熟、不完善,与发迗国家差距较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

5、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艰难、复杂、曲折、庞大的系统工程,《教育规划纲要》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来指导校企合作体制健康有序发企业方面。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指导,但是对校企合作国家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加之企业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追求,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在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冷淡。对有些企业来说现如今人才过剩,招个人很方便,对于一些简单岗位招农民工就行了,成本又很低。至于校企合作,有学校需要订个协议就行了,具体怎么做全扔给学校处理,企业缺乏积极性

6、和参与热情。学校方面。高职对校企合作非常重视,学校总是不断研究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希望能够解决学校的实践、实习难题,更重要是的能够有效解决学校的就业问题。学校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情况却不理想,一方面学校和企业沟通不够,学校对市场和企业不够了解,培养的人才不一定符合企业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有合作协议,但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如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式专班)到底学到了技能没有,效果得不到保障,学校只是一味站在企业角度为企业着想,生怕失去下一次的合作,要求学生听从企业安

7、排,可是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却没有用心去教授学生技能。这是影响校企合作质量的最大原因。应对措施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对于校企合作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细则,对校企合作,有一个具体的规定和实施方法,分清责权,这样对企业和学校都有好处,也有了约束。例如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免税收,专项基金资助等,以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另外对那些校企合作做的好的学校给予招生规模上的增加,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以提高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发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

8、要承担起为自身及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义务。在校企合作中要转变观念,热情、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力度,要为高职院校着想,对于新的合作模式要给予肯定和支持,给予职业院校仪器、设备和技术或者资金上支持,在学校建设集生产、实习、实训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习车间,积极选派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主动向院校投资,积极建立“产一学一研”三位一体的利益共享关系。尽自己的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践环境,加强对学生技能方面的指导,在学生实践管理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