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ID:2365304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_第1页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_第2页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_第3页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_第4页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预防误吸护理鼻饲常常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由于昏迷、病情危重、神经麻痹导致吞咽困难而不能自行进食,常常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以及供给药物,以利疾病的早日康复。但鼻饲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物返流引起患者误吸,吸入的食物、药物进入肺部组织,造成肺部的急性损伤,导致肺功能损害,严重者发生ARDS,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本文对在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之间在我院住院期间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发生误吸的原因进行分析,改进护理措施,从而减少误吸并发症的发生。1临床资料我院内科于2008年01月一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生鼻饲误吸的20例,

2、年龄68一92岁,平均年龄80岁。误吸的原因:吞咽功能障碍引起食物返流9例,输注过快5例,进食体位不当4例,进食后吸痰不当2例2原因分析本组20例均为脑梗塞的老年患者。老年人组织机能衰退、胃排空延迟、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功能减弱,又由于意识形态改变、昏睡昏迷者感知觉功能障碍,一旦体位发生改变易致胃内食物返流而发生误吸。误吸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2.1老年人机能退化老年人组织结构的衰老和功能减退是发生误吸的生理基础。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肌肉松弛,特别是食管平滑肌松弛后使食物排空时间延长。其次会厌及吞咽、咳嗽功能减弱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2.

3、2意识状态改变处于昏睡、昏迷状态的患者,因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消化道括约肌功能缺失使胃内容物返流至口腔,从而导致误吸入肺。2.3胃管的留置2.3.1胃管移位鼻饲喂养期间,导管位置移动最常见原因为脑部功能障碍、病人烦躁撕扯鼻胃管;翻身更换床单;医生诊察或治疗而移动患者等因素,导致胃管移位。2.3.2胃内胃管留置长度用传统方法测量留置胃管的长度,胃管插入深度为45~55cm,通过抽出少量的胃液、用空注射器向胃内注入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置入水中无气泡溢出以证明胃管在胃内,有条件的采用测胃酸PH值。置入胃内的管口若脱出到食管内,注入流质极

4、易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故置入胃内的胃管应延长10cm左右,使胃管侧管均能进入胃底部,防止食物返流。2.4胃容量过多胃内压力过大导致呕吐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食物聚集在胃内,胃内压力过大导致呕吐。突然高压力的胃内容物返流到咽喉部,患者往往缺乏足够的反射来保护呼吸道。且剧烈的呕吐常使胃管移位,甚至可使胃管末端进入食管。输注的速度和容量明显影响胃内压力和胃食管返流[1]。王新宣等主张以持续滴注代替间断喂养,可减少胃残余量、降低胃内压和食管返流。滴注法匀速地将营养液输入胃肠道,使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吸收的时间,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地被胃肠道黏膜吸收,防止胃潴留

5、,滴速一般为100~150ml/h[2]。维持12-24小时。3预防和护理3.1妥善留置胃管3.1.1胃管的选择依患者的条件选择胃管的粗细、软硬度、型号,尽量使用能长时间放置的材料,以延长更换时间。鼻部畸形、炎症患者宜使用稍细的胃管,有导丝引导及管口塞,以提高置管成功率。黄建萍等[3]研究表明复尔凯鼻胃管患者耐受性良好,留置期可达90~180天。事实在临床上复尓凯鼻胃管获得较多医生的认可及使用。3.1.2胃管置入方法在为患者插管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置管方法及技巧,以防误入气管或盘折在口腔及在食管内,胃管插入10-15cm时可抬高头部30度以增

6、加咽后壁弧度以利顺利插入。3.1.3确保喂养管位置正确放置胃管后需检查胃管位置。一些昏迷、咳嗽反射减弱的患者不一定有强烈反应,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区别胃管是置入了胃肠道还是呼吸道。传统检查胃管位置的方法有听诊、观察水下气泡、回抽胃内容物等。其简便易行,有助于了解胃管的位置,但需要认真加以鉴别,防止判断错误。X线摄片是确认胃管位置的最有效方法。3.1.4留置胃管固定常规固定法是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及颊部。周平波[4]的用宽3M透明真丝胶带撕成Y型,从鼻根至鼻尖处,粘贴鼻旁,另两端交叉绕于胃管上,但胶布黏性易受气温、时间、患者鼻部油脂分泌度等因素影响。以红色油漆笔在

7、鼻尖处做好记号并班班交接,以此鼻胃管刻度线为标准,观察滑脱情况,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3.2注意吸尽气道内分泌物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氧饱和度,听诊肺部的痰鸣音。先清理呼吸道,清除口鼻分泌物,吸尽口咽、气管内痰液。鼻饲后1h内尽量不吸痰,若需翻身、拍背及体位排痰者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因体位、吸痰及其他刺激引起呕吐及返流造成误吸。操作前应洗手,鼻饲用具清洁消毒,鼻饲液现配现用,以防变质。3.3采取适宜的体位床头角度≥30°~35°是安全鼻饲的体位,此体位可以避免呛咳、呕吐等情况的发生,对预防误吸有重要意义。董春辉等[5]对15例患者1263例次鼻饲采取不同床头角

8、度观察发现,床头角度<30°比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