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

ID:23681218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_第1页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_第2页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_第3页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_第4页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研究的文献综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无疑对把握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导致该地区教学、考试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新课改背景下,教材的编写也应顺时势而变,在传承我国历代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的、与时代接轨的元素,由此,才能使教材永葆活力,并切实发挥其引导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教材的版本逐渐增多,从一纲一本的国定制转变为一标多本的审定制,从中可以看出教材研究、编写方面的与时俱进,教材

2、内容则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使命,同时又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取舍、增补、调序等方式,实现教材的最优化利用。  本期以教材的发展与运用研究为专题,从摘要:文章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例,通过对选文的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与比较研究的思路来进行;在研究内容方面则侧重于教科书的编写研究、教科书内容的选取研究以及教科书的比较分析研究这三个角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1671056

3、8(2013)270005-03  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历史教育的最主要资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仔细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以掌握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期对今后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历史教科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1)寻求借鉴价值的研究思路。我国历史教科书从一纲一本的国定制到一标多本的审定制,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回顾和总结它的发展历程,对研究和指导当前的历史新课程具

4、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值得学习和借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陈志刚的《试论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杨弢的《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史的得失及其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2)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应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余孟孟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何成刚的《历史教科书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更宽广视野的分析》;二是基于历史教科书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在转型过程中本身应具有的特点。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朱煜,张连生的《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

5、书的改革和趋势》,杨军、万明钢的《从化人到人化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探析》,王秀茹的《历史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回归》,马璟芸的《从教本到学本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趋向》。  (3)比较研究的思路。在比较研究的思路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一是中外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如:李稚勇的《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李善梅的《中美历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二是国内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同一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

6、究,如:黎昕的《93年人教版与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赵志明的《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李稚勇的《借鉴继承创新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张利娟的《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李莉的《香港与内地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2.具体研究内容的分层。  (1)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探讨。关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探讨,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讨论的:  第一,编者从自己的角度对教科书整体的设计思路、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张永军的

7、《细节还是体系对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陈其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介绍》黄牧航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  第二,对某一版本或几个版本进行宏观比较研究。如:李虎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趋势研究以人教版新旧版高中历史教课书变化为例》,赵志明的《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具体某一课进行个案比较研究。如:王灵艳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初探以人教版和岳麓版戊戌变法为例》,李莎的《新课程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课文编撰的比较研究以

8、新文化运动为例》。  第四,从史学理念的角度分析。如:何成刚、高思超的《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课书读后的一点感想》。  有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新体例表现出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从史学的角度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虽然角度不同,但他们通过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和总结,指出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反映历史学科的逻辑顺序,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同时还应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需要。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