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

ID:2370234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_第1页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_第2页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_第3页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_第4页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

2、第1内容显示中 [摘要] 外国媒体的涉华报道,既折射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又为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决策提供参照。鉴于此,本文跟踪分析了近期美、俄、日、德权威报纸的涉华报道。其共同点是,四国的涉华报道均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来报道和评价中国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不同的是,各国报道又明显地带有各自的特点或倾向性――美国的冷战思维,日本的防范心理,俄罗斯民族骨子里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态度。[关键词]四国报纸;涉华报道;分析[中图分类号]c210[文献标识码] A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新闻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向来受到国内各方面人土的关注。关注它的理由

3、在于:首先,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其次,它像一个标尺,为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决策提供参照。在中国日益走向开放,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今天,这种参照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选取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四个国家各一份重要报纸——美《纽约时报》、俄《消息报》、日《朝日新闻》、德《世界报》作为研究样本,对它们在同一时段内(今年4—5月份)有关中国的报道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一、样本选择样本选择依据典型性与相关度的原则。也就是说,之所以选取这四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并不意味着其他样本不重要,而是因为这四个国家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

4、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在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上都有着共同利益。两国关系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折之后;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步得到改善。中俄是相邻友邦,两国之间有长达数千公里的边界线。两国关系自90年代初以来逐步改善并升级,从相视为友好国家到确立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也是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合作密切。尽管由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影响,两国关系发展屡遭挫折,但两国的高层往来以及各个领域的合作均呈现良好势头。德国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在欧共体和

5、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本文选取的四份报纸,均为上述各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是一份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报。该报以报道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为主,深受各界重视,尤为高层人士青睐,被誉为美国“最有权威、最受尊重的报纸”①。《消息报》创办于1917年,原为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在苏报刊中可谓首屈一指。苏联解体后,《消息报》成立报业联合体,转为自主经营。尽管发行量比苏联时期有所下降,但该报仍然是俄罗斯读者阅读的主要报纸之一,其权威性不容置疑。《朝日新闻》创

6、刊于1879年,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该报发行量虽然位居第二(在《读卖新闻》之后),但其品位和受众层次却是日本最高的。该报读者中企业管理人员、公司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占有较大比重,对知识层有很大的影响。《世界报》创办于1946年,被认为持论公正、消息灵通、报道广泛,是一份具有世界影响的高质量报纸②。该报发行量虽然不大,但对政界和经济界人士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随机选取今年4—5月作为研究时段。考虑到5月“沈阳领馆事件”中舆论的作用与影响,特将对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观察时段延长一个月,即从4月初到5月底,其他国家均以4月份为限。二、样本分析笔者原打算按照传统思路,以"正面”、“负面

7、”、“中性”为识别框架,对四国报纸涉华报道的内容进行归类。但统计结果表明,这种分类方法已经不能穷尽所有的报道内容,换句话说,其内容属性的识别难度明显增加了。比如,中国男性同性恋者过着双重生活,既有自己的家庭,又有自己的性伙伴③,是“正面”还是“负面”,抑或是“中性”?很难予以界定。当然,一两个月的涉华报道不足以反映某个国家涉华报道的全貌,尤其是在“西线无战事’’的情况下。但仅此一点发现就足以提示笔者:实事求是的描述比先人为主的思维框架更为重要。(一)《纽约时报》4月份涉华报道(包括评论,以下同)共计27篇,其中17篇刊登在国际版,其余刊登在金融版、商业版、艺术版、体育版等。

8、在这27篇报道中,言辞明显带有抨击意味的3篇,内容涉及人权问题、政治犯问题以及香港行政当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有关人权的一篇是针对香港行政当局的,文章指责港府限制在港获取居留权的人数,致使4000多大陆人在政府规定的最后期限仍滞留香港。有关政治犯的一篇讲到,中国政府释放丁一名关押19年的西藏政治犯,原因是共产党的接班人胡锦涛即将访美,以此缓和中美关系。关于香港行政当局与中央政府关系的一篇,是说香港政府及港督董建华受控于北京政府的意志,民主生活不健全。该报对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进行褒扬,对中国性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