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

ID:23702533

大小:207.7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0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_第1页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_第2页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_第3页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_第4页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探索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读考试说明,评析高考试题,发现试卷特点,探索备考策略(之二)海南省文昌中学 李庆勋Ⅱ2009年海南省高考试题评析            第一卷评析(题目)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评析)属容易题。考查有机物的密度和溶解性,苯和汽油相容,它们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因此,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应分为两层,上层为苯和汽的混合物,下层为水,体积比为2:1。知识层次(以下简称层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与物质的关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解析:答案围绕同一个问题立项,要求考生在识记常见有机物溶解性和密度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做出推理判断。答案选D。(题目)2.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

3、。解析:以同一短周期元素为例,考查元素的结构、位置及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可知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左到右排列,但不能确定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同一短周期的元素其单质的化学活动性是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A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对;单质的氧化能力,金属表现还原性,非金属表现氧化性,C错;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或最外层电子数,D错。是在学习中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答案选B(题目)3.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

4、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评析)题目属中等难度较易。层次:(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了解常见金属、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化学实验基础)掌握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法。解析:NaHCO3和Na2CO3是重要的无机物,NaHCO3是碳酸的酸式盐,Na2CO3是碳酸的正盐,二者性质的不同及其相互转化(能够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的重点,需要理解和记忆。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O2=NaHCO32NaHCO3+Ba(OH)2=BaCO3↓+2H2ON

5、a2CO3+Ba(OH)2=BaCO3↓+H2O (与Ca(OH)2相似)NaHCO3+HCl=NaCl+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NaHCO3=Na2CO3+H2O+CO2↑(加热分解)与BaCl2或CaCl2溶液的反应,NaHCO3不能,Na2CO3能。Na2CO3+BaCl2=BaCO3↓+2NaCl答案选A。(题目)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评析)题目属中等难度。化学平衡“三种浓度”、转化率、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以及应用应用变化的浓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移动原理等内容。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层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7、。解析:根据已知的初始浓度、平衡浓度求出转化浓度,X、Y减少的浓度(mol∕L)分别为0.05、0.15,Z增加的浓度为0.1,即可进行计算。求X的转化率:0.05mol∕L÷0.1mol∕L×100%=50%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中X、Y浓度减少Z增加,知X、Y为反应物Z为产物。X、Y、Z转化浓度之比为0.05:0.15:Z:0.1=1:3:2,故反应方程式为X+3Y2Z。正反应是气体的总体积减小的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平衡常数K=c2(Z)∕c(X)·c3(Y)=0.1∕0.05×0.05

8、3=1600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与浓度无关。故C错。答案选C。(题目)5.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B.硝基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