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

ID:2371079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_第1页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_第2页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_第3页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_第4页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说文》牛部字文化蕴涵研究  摘要:牛是家养动物,与人们关系密切,大到国家祭祀,小到日常生活饮食,都常见到。从牛部字可以发现古代文化内涵。《说文》中,以牛部字有很多。对牛部字进行研究,不仅可以知道先民对牛的认识,还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牛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牛部字;文化蕴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1-01      牛与农耕文化联系密切,牛被驯化后,除用于食物外,还用于拉车、耕地,是农业文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牛,中国农耕文化不会如此发达。牛为“仁畜”,被赞称为“神牛”,一系列与牛有关的文化产生。文字

2、是文化的载体。自“牛”字产生。在后来的发展中,与牛相配的文字有很多。《说文•牛部》[1]所收录的字,能够反映一部分牛文化特色。  一、《说文•牛部》  《说文•牛部》收录45个字。廖春永在《说文解字•牛部字研究》[2]中将牛部字分为五类,且统计出具体字数:牛的名称类(26个),与牛相关的动作类(8个),与牛相关的事物类(6个),牛的脾性类(3个),其他类(2个)。5  二、“牛部”字文化内涵分析  1、色彩文化  《说文》中关于毛色的字如下:  ?,白黑?毛牛。从牛。?声。段玉裁作注“古谓?色不纯为?。亦作?。古文假借作

3、龙。亦作蒙。周易说卦传、毛诗小戎、周礼牧人巾车玉人皆可证也。?训为白黑?毛。然则凡谓?色不纯亦可用?字。”  ?,牛白脊也。从牛。厉声。  这个字是表示牛的脊背是白色。  ?,驳牛也。从牛。劳省声。段玉裁作注“马色不纯曰驳。驳?同部迭韵。广雅牛属。”  ?,牛黄白色。从牛。?声。段玉裁注“黄马发白色曰膘。票?同声。然则?者、黄牛发白色也。内则鸟?色、亦谓发白色。”  ?,黄牛黑唇也。从牛。声。段玉裁注:“释畜云。黑唇?。毛传云。黄牛黑唇曰?。按尔雅不言黄牛者、牛以黄为正色。凡不言何色皆谓黄牛也。”  ?,牛纯色。祭祀?牲。从牛。全声。段玉裁注“牧人注。郑司农曰。?、纯

4、也。按凡时事之牲用?物。凡外祭毁事用?。以?与?对举。则?为纯色天知也。大郑注释?为纯也。”  犀,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段玉裁注“后汉章帝纪。蛮夷献生犀、白稚。尔雅山海经郭注、刘欣期交州记皆云有三角。一在顶上。一在?上。一在鼻上。鼻上角短小。按晋语。角犀丰盈。孟子注。?角犀厥地。”5  2、农耕畜牧文化  牛用于畜牧和耕作中。从《说文》中以下的牛部字可以体现畜牧文化:  牢:闲也,养牛马圈也。《段注》:《充人注》曰‘牢,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啮。牲系于牢,故牲谓之牢。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币。从古文冬省。冬取完固之意。亦取四周象形。  ?:引而

5、前也。《段注》:挽牛之具曰?。牛人?旁是也。  牿:牛马牢也。《周书》曰:今惟牿牛马。《段注》:惟大放牛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安得伤之。  ?:以刍茎养圈牛也。《段注》:茎,斩刍也。  牧:养牛人也。《诗》曰:牧人乃梦。《段注》:《左传》曰,马有圄,牛有牧。引申有牧民之义。  ?:?牛也。以刀去阴也。该字意思是将牛阉割,使牛失去生育功能,而这样做的目的是能让牛容易长得快,长得肥壮,以便供以日常食用。  3、祭祀文化  与“马”被奉为“马神”不同,牛在祭祀文化中主要作为祭品。《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

6、其肆……享先王,亦如之。”“凡小祭祀,奉牛牲,羞其肆……凡大祭祀,羞牛牲,共茅?。”可见祭祀三皇五帝,祭祀先王,大小祭祀都会把牛用作祭品。牛在牺牲祭品中应该算是第一等的祭品,《康熙字典》注“牢”:“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礼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在祭祀社稷时,只有天子才能用牛做祭品,诸侯邦国是没有这个等级资格的。  《说文解字》“牛”部表现祭祀的字有:“牲”、“?”、“?”5。这三个字包括了祭祀选用牛的两个方面:毛色和身体的完备程度。  “?”、?”二字给出了祭祀标准,即必须是纯色的牛。据《周礼地牧人》:“凡阳祀,用?牲,毛之;阴祀,用黝牲,毛之;祀

7、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凡时祀之牲,必用?物。凡外、毁事,用?可也。”注释“毛之”为“取纯色也”,也就是无论“阳祀”、“阴祀”、“望祀”,选取的牛羊祭品颜色可以不同,但必须是纯色。“?”即“?”,泛指杂色,用于四时祭祀的牛必须是纯色,其他如游历山川、禳天除咎等可以用杂色的牛。  《说文》“牛”部“?”字以下,“?”、“?”、“?”、“?”等十个字都和牛的毛色有关系,都指各种杂色,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选择作为祭品的牛这一方面,纯色相当重要,以至于要标示出各种杂色的牛作为警示。  “牲,牛完全也”说明祭祀用的牛必须完整。这一方面《周礼地官牧人》也有要求:“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