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

ID:23715593

大小:7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8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_第1页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_第2页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_第3页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_第4页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文化产业125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海省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的意见青政〔2011)89号西宁市、各A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和《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好我省文化建设中改革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政府与市场、效益与质量、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名省建设目标,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位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

2、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在“十二五”时期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特制定。如下意见:一、工程目标“十二五”文化建设总投入力争达到96亿元以上,其中,政府投入53亿元,比“十一五”时期文化投入增长130%,社会投入43亿元。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体育各投入64亿元、23.5亿元和8.5亿元。主要发展目标为:——省、州(市、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艺术精品创作数量比“十一五”翻一番。力争培育岀25个年收入千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全省文化产业增加位年均增长18%以上。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扩人

3、青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广播、电视人U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以上。农村牧区实现广播Hi视“村村响”“村村通”全面实现广播影视数字化。影院基本覆盖各州(市、地)、县。全省广播影视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州县文化体育活动场馆、乡镇灯光篮球场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达到45%以上,街道、社区健身器材配备率达到50%以上;70%乡镇(街道办)和45%行政村(社区)配备专门体育管理人员。参与群众体育人U占全省人U的30%。二、主要任务(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

4、性、便利性的要求,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高效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州、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以州市地和县文化场馆为骨干,乡镇(村)综合文化站(室)为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作用;青海大剧院等即将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尽快完善运营机制,早日投入使用。——实施省图书馆(二期)、省文化馆、省美术馆、州市地图书馆、文化(博物)馆建设;34个乡镇文化站建设;21个藏区县级新华书店网点建设;省、州、市、地剧团、

5、剧场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牧)家书屋、东风工程、文化进村入户、进社区等重点项0;配备全省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设施;藏区33个县新华书店配备流动售书车。——实施广播电视“村村响”“村村通”建设高淸电视及藏汉网络、;广播电视台;提升广播电视传输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30座影院;推进县级广播电视台示范台建设;完成直播卫星、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在全省范闱内建设县级体育馆24个;全民健身中心6个;州级体育场3个;赛马场等民族体育场馆9个;射箭场2个;在州市地30%的社区建设健身步道。——实施国家大遗址

6、保护项目;开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救维修;全面推动省级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保护;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完成玉树灾后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任务。(二)文化惠民推进工程以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各族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免费开放;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大力推进农牧区电影放映,让电影

7、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部队;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牧区演出;开展10个文化旅游景点“小舞台”演出;每年译制和推广5部民族语动漫产品。——鼓励农牧区、社区、企业、学校、部队等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广场等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农牧民自办文化。扶持全省620余个农村歌舞队、业余剧团、曲艺队、皮影社、2000余户文化中心户、66个文化大院、260余支农牧区电影放映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社区配备文化设施、设备,保障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扶持文化节、花儿会等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

8、和水平。——举办文艺调演、汇演、展演等评比表彰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三)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印刷、工艺美术、影视制作、广告、电影发行放映、会展等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