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

ID:23717992

大小:62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0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_第1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_第2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_第3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_第4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三 第5、6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要求】知识内容考试目标层次ABC3.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阐明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结构√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分析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和应用√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举例说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实验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

2、动情况√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尝试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和分析其稳定性√【知识网络】【知识整理】一、阐明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结构1.概念:由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2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拓展延伸: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吗?所有动物都

3、是消费者吗?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①生产者的生物范畴: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包括:(1)进行______的绿色植物,如农田中的大豆;(2)进行______作用的细菌,如等;(3)光合细菌、蓝藻。②分解者与消费者的区别:a.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_____,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寄生细菌属于,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b.消费者一般指____,但是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性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消费者还有: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蛔虫、线虫、猪肉绦虫等,还有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

4、)、食虫植物——猪笼草、捕蝇草等。(2)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①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②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③从理论上讲,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④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3)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在生态

5、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②食物网:许多。观察课本91页图5-4中的捕食关系,用箭头写出他们的关系。(强调:箭头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中的生物绿色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成分生产者营养环节第一营养级③功能: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和沿这条渠道进行的。拓展延伸:运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止点是。每条食物链最多有个营养级。②食物链中不包括的成分:和。③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在食物网中,永远是第一营养级,肉食动物营养

6、级的级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④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如课本图5-5中的蜘蛛和青蛙,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又是。⑤分解者不能与动植物形成捕食关系,不占营养级。二、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12能量CO2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1肉食性动物2遗体、粪便等无机物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三、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2.过程:(1)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________(2)起点:从__

7、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3)途径:以有机物形式沿________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散失的是三大功能类群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3.特点:(1)________: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2)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100%,一般说来,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4.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的分析(1)能量来源(2)能量去向

8、: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①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b.;c.;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四、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