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

ID:23718235

大小:6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_第1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_第2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_第3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_第4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471003河南洛阳市中信重型机械公司职工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然后按标准鉴定程序进行鉴定。药敏实验: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了15种抗生素对其的抗菌活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敏感率较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100%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抗生素耐药率doi:10.3969/j.issn.1007_61

2、4x.2011.02.168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临床各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极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比率最大【sup】[1]【/sup】。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2008年〜2009年分离的9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9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于2008〜2009年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尿液、血液、咽拭子、浆膜腔液、脓性分泌物等标菌种鉴定:标本按常规培养分离,菌种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纸片: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

3、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丽培养基由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药敏纸片由天坛生物药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质控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结果判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0NET-5.4药敏数据统计软件。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2008〜2009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共92株(临床总分离菌1025株的9.0%)。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头孢曲松100%,哌拉西

4、林36.2%、头孢他啶29.1%、头孢吡肟27.3%、头孢哌酮45.3%头孢哌酮/舒巴坦32.5%、庆大霉素38.6%、阿米卡星31.3%、环丙沙星56.3%、氧氟沙星59.1%,亚胺培南5.9%、1派拉西林/他唑巴坦4.6%。讨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水、空气、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肠道及医疗器械上等都有本菌存在,常引起ICU、血液及神经内科等重症病房患者感染,并可经血液传播,导致菌血症及败血症,烧伤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造成死亡,易发生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身上,尤其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5、【sup】[2,3][/su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较复杂,有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金属酶、氨基糖苷钝化酶、内酰胺酶等,细菌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如青霉素结合蛋白酶(PBPS)、DNA旋转酶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生物膜形成,细胞外膜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外膜蛋白改变致通透性降低等,使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的特性,而带有耐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耐药菌株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sup】[4,5]【/sup】。本报道也显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除外)耐药性极高,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嚏、头孢吡肟

6、、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也逐年增加,这可能与头孢菌素在我院临床的广泛应用及ICU中使用亚胺培南较多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但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较高活性的抗生素仍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为控制耐药性的发展,监测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是临床微生物室的重要任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日趋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因素,作为临床实验室,应加强标准化工作,对细菌耐药性进行长期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共同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控制耐药现象的加重和扩散。参考文献1绍明举,绍蕊兰.

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6):358.2林建平,潘品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07,22(6):724-726.3年华,褚云卓,王倩.I⑶与非I⑶病房致病细菌谱及耐药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16-1517.4邓丽华,许美荣,胡丽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74-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