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ID:2372663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4页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花光斌杨蓓红李立明周海波栗四方霍洪波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心胸外科,河南焦作454150[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华法林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1年6月在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并记录患者使用华法林的用量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有15例出现并发症,占8.0%,其中出血10例(5.3%),栓塞5例(2.7%);正常173例(92.0%);出血组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

2、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和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华法林平均用量为(2.0±0.6)mg/d,PT为(18.6±2.4)s,INR为(2.1±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常规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将INR控制在1.8~2.5范围内可以满足抗凝要求并且明显减少并发症。.jyqkail__"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data-cfemail="46a2e5fc2e33272d332f77767677067774706825292b">[em

3、ail protected]。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术方式[1]。目前常用的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均需要进行常规抗凝治疗,华法林是最常用的抗凝剂。华法林的使用一直是抗凝治疗的重点,与抗凝治疗相关的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栓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2]。该研究旨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的用量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正确使用华法林提供依据。现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在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该院收治的并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

4、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104例;年22~68岁,平均(44.7±9.6)岁;病因分布为先天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1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2例,其他18例。术前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室射血分数26%~62%,平均49.6%;合并左房血栓23例。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72例,Ⅲ级64例,Ⅳ级52例。手术类型为二尖瓣置换术8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8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54例。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术后48h后开始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初始剂量为3~5mg/d,24h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

5、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使PT维持在正常值的1.5~2倍,INR在2.0左右。术后初期每天监测PT及INR,调整华法林达到最佳有效剂量,待PT及INR稳定后每周监测1次,出院后每月监测1次,之后可每半年监测1次。患者出院时详细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从出院时通过和门诊开始随访,详细记录华法林用量及并发症情况(如出血、栓塞等)以及PT和INR的数值,将患者按照并发症情况分为正常组、出血组如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等和栓塞组如脑梗塞、下肢动脉梗塞等。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

6、)表示,进行t检验。2结果2.1总体情况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有15例出现并发症,占8.0%,其中出血10例(5.3%),栓塞5例(2.7%);正常组173例(92.0%)。2.2各组患者华法林用量及凝血功能比较出血组华法林用量、PT及INR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和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华法林平均用量为(2.0±0.6)mg/d,PT为(18.6±2.4)s,INR为(2.1±0.5)。见表1。3讨论心脏瓣膜置换术自开始应用至今已超过40余年,术后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华法林是进行抗凝治

7、疗的常规药物,但是如果用了掌握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3]。华法林的用量调整是根据患者凝血功能来实现的,其中又以PT和INR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指标。孟旭等[4]建议中国人的华法林初始计量应为3mg/d,对于年龄>75岁的老年以及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则应从2mg/d开始,稳定剂量应在2.0~3.0mg/d之间,而PT则最好控制在18.0~20.0s,INR控制在2.0~3.0之间。俞经生等[5]回顾性分析了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发现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mg,INR(1.96±0.48),华法林维持剂量(3

8、.02±0.66);其中11例有出血症状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8例发生血栓栓塞,1例有偏瘫及失语。何小平等[6]对17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