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ID:23733038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1页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2页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3页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4页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唯理教育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实行道德教育旨在建立群体或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所以道德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重视情感体验;要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要以纪律约束为必要构成;要以自主能力的养成为基本要求。  【关键词】涂尔干道德理论道德教育  一、涂尔干道德理论提出的背景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道德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情景下,道德教育主要以宗教为特征,宗教的观念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学会一些对上帝应有的行为方式。

2、社会中数量最多且最为重要的义务,是人对上帝应履行的义务,主要表现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已经形成的典礼,敬重上帝,必要时还必须为上帝光荣献身。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在这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作为社会学家的涂尔干洞察到了那时在宗教道德统治背后隐藏着的道德危机。  二、涂尔干道德理论的主要观点5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不应是使人学会敬重上帝典礼的宗教道德教育,而是一种以理性所承认的观念、情感和实践为基础的

3、教育,即唯理教育。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以当下的社会生活为中心,重视情感体验,为建立群体或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做出贡献,涂尔干希望通过道德的力量,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生活。以上可以看出,涂尔干主张道德教育与宗教相脱离,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于调节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即强调社会公德,重视个体对社会的义务;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涂尔干将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的基本要素归结为三大要素: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精神。纪律精神由社会规范体系构成,并具有社会权威性;对群

4、体的依恋是指个体要为社会利益服务,以社会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自主精神指的是个体根据内化的社会道德规范独立进行道德选择。  三、对当前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  我国当前也正处于转型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涂尔干所说的“道德真空状态”,社会舆论高呼当前“道德滑坡”,国人道德素质低下,而道德教育的现状受到人们的指责。涂尔干作为社会学家,他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形成了独到的见解,这对加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及公民道德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德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重视情感体

5、验  涂尔干所倡导的道德教育的是世俗的道德教育,他主张道德教育要与宗教相脱离,因为宗教的道德是“超验”5的,这种为神服务的道德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将来自社会生活的经验引进到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去,并且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情感体验。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内容也面临着道德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道德教育的重点主要放在道德认知方面,并且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也与其他科目无异,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将道德作为知识来识记,缺乏应有的情感体验,从而就不会进一步发

6、展道德的情、意、行方面,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今后的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道德教育要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  涂尔干是教育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这种立场也渗透到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他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认为道德的功能在于调节社会个体行为,从而维持社会和谐,所以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个体品德的社会化,一方面使他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所谓公德,是指个人对社会、团体和国家应尽的义务。我国的

7、传统道德中主要都是私德理论,人人皆持“束身寡过主义”,只强调个人与个人间的伦理关系,而公德却被忽视,导致人们没有群体、社会的观念,更别说为群体、社会尽义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人们所指责的“道德滑坡”、“人性冷漠”的原因,所以,道德教育要明确个人为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公德意识。  (三)道德教育要以纪律约束为必要构成  在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中,以纪律精神作为其首要要素,因为通过纪律精神的养成可以促成儿童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纪律精神具有常规性和权威性,这两者结合形成了纪律,它们是纪律的本

8、质构成,要想培养起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在涂尔干看来必然要以服从纪律约束开始培养,也就是让儿童认识到纪律的常规性以及权威性。而在当前我们的学校中,教师的对儿童违反纪律的行为的惩处抉择常常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是5“人治”而非“法治”,并且视纪律的权威性为教师本身。所以学校的道德教育要营造出类似于社会秩序的学校秩序环境,这样的环境将让儿童体会到社会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纪律约束性。通过学校纪律的熏陶,儿童学会尊重普遍规范,并且养成了自我控制和约束的习惯,当长大后就会习得这些纪律精神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这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