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

ID:2373780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_第1页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_第2页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_第3页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_第4页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民学者胡适等各自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理论逐一探析。  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  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在历史沿革的链条中去把握。在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背景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言文教学在转型时期中面临许多问题,譬如,如何规定文言文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怎样设计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如何编纂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面对这些问题,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等学者在理论上做出了积极的重要的探索。今

2、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研究他们的论著,还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胡适:文言文教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胡适对国文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其中涉及文言文教学(古文教学)的有多处,至今还有一些看法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他提出了理想的国文标准、假定的国文课程、国语文教材和教授法古文的教材和教授法、文法和作法等。作为第一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胡适对中学国文教育定了四条标准:  一、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  二、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3、之类;  三、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四、人人有获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这个标准和八十年后的今天语文的教学目的: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相同之处。他当时强调的国语文,就是今天的现代语文,即当时的白话文。能看古书、能用古书的能力,从今天语文教育的目的来看,则仍然是需要的。(fw.NSEAC.编辑发布)  对中学国文每周课程的学习时数,胡适作出如下规划:古文三学时(授课四年),国语文(授课两年)、文法与作文(授课四年)、演说一学时(授课一年),辩论一学时(授课一年)。从课时比例看,文言文

4、的课时比例仍然是最高的。对古文教材,胡适主张第一年专读近人的文章,如梁任公、康长素、章太炎、蔡孑民、李守常等人的近体古文。第二、三、四学年,多读古人的古文。教材分为两类,一类用选本,从《老子》、《论语》、《左传》、《檀弓》、一直到姚鼐、曾国藩。一类自修书,为此他开列了一个史、子、文学书的书目。  对教授法,胡适有许多新的见解。如上课有三件事可做:第一件,学生质问疑难。第二件,大家讨论所读的书的内容。第三件,教师可以随时加入一些参考材料。胡适主张讲古文文法应该处处同国语文法对照比较,指出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何以变了,变的理由何在

5、,变的长处或短处在什么地方。用今天新课程的理念来看,我们注意到胡适非常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开发。  朱自清:经典的训练  朱自清认为文言教学和白话教学的目的要有所区别,他主张文言的教学从高中开始,初中只学白话;白话要达到能读能写的目的,而文言教学的写的方面而只到造句就成。并进一步指出文言文的学习注重古文学的欣赏和经典的训练,逐渐把文言文作为了解古代文化的载体。1946年,他编著出版《经典常谈》,指出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文书、一些集部在内的经典,是中学语文训练的一个必要项目。这是对文言文经典文学化的伟大工作,被称为是一项嚼饭哺人的

6、工作,这种工作在今天仍然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朱自清写过较多的文章强调诵读和写作的方法技巧。他认为语文教学要重视诵读,要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人手。他很推重魏建功举行的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指出课堂诵读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因为他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最大毛病是思路不清,认为思路表现在文字里可称文脉,表现在语言里可称语脉,要解决文脉语脉问题,需要多练习说明文和议论文,训练正确地朗读。  (4)依据了此文记叙文的作法。  (5)借此领略晋文风格的一斑

7、。  (6)求知陶潜的事略,旁及其传记与别的诗文。最好乘此机会去一翻《陶集》,  (7)借此领略所谓乌托邦思想。  (8)追求思想的时代的背景。  这里不仅停留在字词的学习,还体现了文言文的教学注重文学欣赏的一面。  叶圣陶:文言文学习重在文学欣赏  自20世纪二十年代白话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起,教科书选人的文言文相比以前更凸显文学性,文言的学习不再是一门工具,更重要的在于进行文学熏陶。叶圣陶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除了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还有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叶圣陶所谓的欣赏,就是内心体会而有所得,踌躇满志,

8、与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不相上下。而所谓体会,他主张用内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及作品,又得用分析的方法,解剖作品的各部。再求其综合体会,决不是冥心盲索,信口乱说的事儿。这种能力培植,全在随时的指点与诱导。这段议论将文学欣赏的层次步骤与教学相结合,是对文学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