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

ID:23739957

大小:8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_第1页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_第2页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_第3页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_第4页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一道选择题的思考[摘要]在数学练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减少学生的无谓思考,必须回避有争议性的题目。通过对一道选择题的分析,指出教师应给学生多些建立在数学思考基础上的“无法确定”,少些咬文嚼字屮的“无法确定”。[关键词]数学本质;数学思维;数学思考[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8-0036-02【题目】笑笑和淘气放学后一起回家。走了一段路程后,笑笑对淘气说:“我己经走了全程的40%。”淘气说:“我已经走了全程的90%。”()先到家。A.笑笑B.淘气C.无法确定这是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上的一道选择题。乍一

2、看,答案肯定是C,标准答案也正是C。这个是有道理的,两人的家与学校的路程是不确定的,即单位“1”不确定,所以不好确定谁先到家。测试结果敁示,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就此,我和学生进行了交流:生1:我选C,单位“1”不确定,不好比较。如果笑笑家离学校近有可能笑笑先到家,如果淘气家离学校近有可能是淘气先到家,如果两人离学校一样近也有可能两人同时到家。所以我选C。师:有道理!(我将生1的理由重复了一遍)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生2:我选B。如果笑笑先到家,或者无法确定,那么两人还能一起说笑吗?生3:如果两人家很近,而且离学校一样远呢?我觉得,既然两人一块回家,单位“1”还能不一样吗?所以我

3、认为是同时到家的。可是没有答案,所以我选了C。师(故意激将):看来选C很有道理。生4:我有不同意见。单位“1”一样的话,一个走了全程的40%,—个走了全程的90%,两人还在一起说话,这说明全程的40%和全程的90%路程相同。既然相同,又说明单位“1”是不一样的。因此我选择B。??:你们听懂了吗?(学生都摇头)生5(突然站起):其实只要他们的速度不一样,单位“1”再变化,都不好确定谁先到家。所以我认为应该选C。虽然选C的学生很少,但其理由很充分;选B的学生不甘心,但苦于没冇充分的理由。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选C的学生懂了,但选B的学生就是不理解呢?于是我想到了分类分析的方法。(1)

4、单位“1”相同。本题不能完成,并自相矛盾。如:设笑笑家到学校的距离为X,淘气家到学校的距离为y,因为两人在说笑,所以有40%x=90%y,x与y的比是9:4。显然,单位“1”不可能相同。(2)笑笑家比淘气家离学校远。明显的,淘气先到家。选B。(3)笑笑比淘气近。由第一种情形的分析可知这个图无法画出。综上所析,如果以(1)和(3)的情形确定本题答案,是否太过生活化?学生是否会进行这样复杂的思考?即使思考了,是否乂违背了出题者的初衷?单位“1”不管怎么变,我们都可以通过变换速度来控制答案,这样有意义吗?再说两人走路的速度是我们外人可以控制吗?显然是不可控的。试想,淘气看到笑笑的速

5、度快了,他为什么不可以加快些速度呢?一直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木题就成了脑筋急转弯了。这样的不确定,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我本人认为第二种情形是最符合本题的答案。虽然与出题者的初衷不符,但这才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的充分体现。反观此题,显然该题在用词上是有瑕疵的,该怎么修改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1)笑笑和淘气抄写生字,他们每天写的字数一样多,两天后,笑笑完成了全部生字的40%,淘气完成了全部生字的90%,()先写完。本题考虑到了速度问题,但也有学生提出:既然都是老师布置的写生字,难道单位“1”会不一样吗?(2)笑笑和淘气放学后回家,20分钟后,笑笑已经走了全程的40%,

6、淘气己经走了全程的90%。若两人都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走,()先到家。本题基本考虑到了单位“1”和速度问题,较之原题和题(1)有了更严密的描述,但也有学生提出:前20分钟的速度谁快呢?(3)笑笑和淘气放学后回家,走路的速度基本相同,20分钟后,笑笑己经走了全程的40%,淘气已经走了全程的90%o若两人都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走,()先到家。这样处理,题目就严谨了。【思考】一、注重数学本质,评价中增加变式练习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例题基本从生活屮来,其教学模式基本为:情景展现(从生活中来)一一构建新知一一应用知识(到生活中去)。在“情景展现”环节一般都通过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

7、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然后引导学生从中理出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往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讨论、探究、反思,在发现原有知识不能解释现有的现象时,学生就产生了学习新知的需求,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并逐渐喜欢数学。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忘了数学的木质一一抽象。比如第二环节的“构建新知”,教师能够做到抽象,就是能将数学原型进行抽象概括,并将学生教会,到了第三个环节“应用知识”,教师就理解为新知回到生活,能解释生活现象即可,因此就觉得新教材“蜻蜓点水”,知识点不能进行“软着陆”。其实,第三环节的“到生活中去”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