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ID:23748906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1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2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3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4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2、第1内容显示中 一、AMC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的概念所谓道德风险(moralhazard)是指在市场经济行为中,契约的一方(通常是代理人)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实施了契约的另一方(通常是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为或不行为,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性,属于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的基础概念。由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Managementpany,以下简称AMC)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专门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资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不良资产处置的损失最终将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因此AMC与财政部(代表国家)的关系是一

3、种受托代理关系。因此,本文所言的“AMC不良资产处置的道德风险”是指AMC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通过实施不利于委托人(国家)的隐匿行为或不行为,从而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可能性。二、AMC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主要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实践表明,AMC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即作为)的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主要是由有权处置部门或直接处置人员的“内部人控制”行为造成的。主要表现为:(1)有权处置部门利用其特有的地位和权力,违背“处置回收最大化和处置成本最小化”原则,以“合法规范”的形式,非法从资产处置相对人处谋取小团体利益。通常表现为AMC从处置相对人(特别是社会

4、中介机构)处取得现金返佣、回扣等不正当利益。(2)少数直接处置人员利用其独家掌握的客户信息、社会关系等外部资源,通过内外勾结,拿国家利益做人情或直接从处置相对人处谋取个人利益。另一种是消极(即不作为)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形态:一是部分处置人员在项目管理与处置上缺乏主动性,对所管项目情况缺乏基本了解,处置信息掌握不多,特别是对疑难项目有畏难情绪,一味消极等待,没有做到恪尽职守,以致坐失最佳处置时机。比如:有的贷款项目自接收以来从未采取过任何处置措施;有的项目接收前已处于强制执行阶段,由于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向法院申请变更执行主体,以致法院执行款被划往原剥离银行;有的抵债实物资产因项目

5、管理人员疏于管理等失职行为导致被盗窃、被他人非法租赁或非法拆除等等。二是项目处置部门或处置人员为规避内外部监管、审计、检查可能带来的个人责任风险,片面强调处置形式的合规性,不顾处置回收是否达到最大化,在处置中大量采用委托律师事务所、拍卖公司等中介机构一诉(拍)了之等间接处置方式,没有充分发挥作为代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资产处置中处于被动位置。三是某些AMC基层办事处或处置人员迫于完成当年现金回收任务的考核压力,在对拟处置项目未作尽职调查的情况下,仓促采取低价处置或打包拍卖等简单做法。三、AMC不良资产处置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1、AMC特定代理关系体制上的弊端是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从经济学

6、原理的角度分析,道德风险主要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或者不完全一致性。因为市场经济作为交易经济和契约经济,无论是委托人还是受托代理人,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其自利的本性决定了各利益主体都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而双方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这种追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立的。因为委托方总是希望代理成本(包括处置回收绩效奖励等代理费用)越小越好,而代理人却希望代理费用越大越好。当双方利益无法达到均衡实现“双赢”时,就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特别是代理人认为其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对称时,就必然会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方式来间接追求其效用的最大化。具体到AMC不良资产处置上,由于AMC是国有独

7、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国家财政部的代理人,它对代理处置后的最终损失不承担任何独立法人意义上的责任。虽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对AMC接收政策性债权资产处置实行了“两率”(指不良资产处置现金回收率和现金费用率)承包方案,其初衷是希望在规定时间内锁定资产处置的最终损失,并以此来控制AMC处置回收额的不确定性。但“两率”承包并非市场上的招投标行为,它只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内部承包考核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说,“两率”承包并不能锁定委托人的最终损失。如果代理人最终无法完成“两率”承包任务,对AMC来说仍然不承担公司制独立法人意义上的责任。退一步说,即使AMC承担了因未完成“两率”承包任务而导致的亏损,由

8、于AMC国有独资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其亏损最终还是由出资方(同时又是委托人)的财政部来间接承担。可见,这种特定代理关系在体制上固有的弊端无疑是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2、内部人控制和信息不对称是处置道德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内部人控制”是指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操作层(指直接处置部门或人员)所掌握的具体项目的处置信息要比决策部门和各方监管部门所能掌握的信息要多得多(也快得多),而项目处置方案又直接由他们负责制定,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