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

ID:2375235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_第1页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_第2页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_第3页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_第4页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671-5918(2015)08-000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8-005  [本刊]http://.hbxb.  学术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成果丰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近年来,纵使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若干学术规范文件,但是,高校教师频频出现学术失范事件,诸如抄袭、剽窃学术作品、课题申报弄虚作假

2、等等,失范者涉及范围广、领域多,甚至是一些知名学者教授也被卷入学术失范事件,社会影响极坏。高校教师频发的学术失范事件,对整个高校教师群体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国家在建立各种学术规范的同时,更需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与建设,引导高校教师从他律走向自律,方能从根本上保障整个高校体系的正常学术秩序。  一、学术道德的内涵  学术道德,指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审)、学术奖励等活动的过程中,以及在活动结果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包括学术操守和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突出的自律性等特点。学术道德失范

3、是以学术道德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同其它道德规范一样,学术道德规范是学者社会生活规范的一种,它通过风俗、习惯、舆论、良心等来维护与调节人们的行为并被学术界认可的规范要求,是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从“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等五个方面对科研活动的学术道德进行了相应的规范。相对来说,学术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缺失。  二、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制度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  制度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

4、审制度有失公平,项目评审问责机制的缺陷导致监督体制不到位等出现了学术腐败的现象。部分学术研究者为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在项目申请、评审,成果评定、奖励等程序上违规操作,滥用职权、工作之便,形成评审“关系圈”、评价“亲友团”、“利益联盟”,从而在各级各机构的学术活动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随着后续问责机制的监督不到位,学术评价机构虚拟化,还陆续出现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利益行为。二是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时,学术机构频频出现违规行为。每年评职称时,评委都对评审对象握有“生死大权”,为了争取晋升指标,更大限度的追求个人利益,评审对象会根据学术道德不良评委

5、的要求暗里送钱送物,以达晋升之目的。  (二)道德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  道德层面的失范行为主要有抄袭剽窃、篡改数据、伪造证明、学术“枪手”、研究成果的无偿占有等等。为了“学术创作”,不少学者,甚至是知名的专家、博士、教授也参与到剽窃行列来,以高超的“技艺”移花接木、修改数据、改头换面,其抄袭行为不仅给学生、后辈学者一个负面的“榜样”例子,还给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则,一些高校领导则利用职权之便要求他人做学术“枪手”,为其写论文、申报课题,伪造学术证明,欺世盗名,以权谋私,摇身一变,成为名气响当当的“学术人”。第三,一些研究生导师、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名气

6、以及关系申请了一大堆各种级别的科研项目,但是为了私利,要求自己的学生或他人来完成,学术成果最终归自己所有。还有部分专家学者以自身名气和关系圈的优势署名第一发表论文,这种在学术界无偿占有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技术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  技术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主要包括成果的署名、引注、符号的使用以及文体形式等操作技术上的不规范。这种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论文的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由于对教师评聘职称的论文发表数量作了硬性规定,评聘职称的竞争激烈性使得部分教师为追求发表数量,把自己发表过的论文在字数或表述方式上稍作修改,与其他学者合作发表向不同

7、期刊投发,从而经常出现重复投稿的现象。其他期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仍然同意其论文一稿多发。这些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在高校内部以及学术界并未得到重点关注,甚至部分评审机构对该行为予以了容忍。长期以来,这种道德失范的现象直接催生了大量学术泡沫,学术领域充斥着大量低级重复的学术成果,其学术价值严重缩水。  三、构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需实行学权与政权分离制度,使学术道德呈法制化管理  目前,高校职称评定、申报课题、成果鉴定、科研经费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评审”关系圈、利益联盟等行政权力干预的现象。如项目申报要成功,就要默认程序中的“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