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

ID:2377067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_第1页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_第2页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_第3页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_第4页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摘要】目的为探讨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无Ⅲ度烧伤<6岁的烧伤患儿进行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结果烧伤患儿创面全部愈合,绝大部分无瘢痕增生,无功能畸形。结论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无Ⅲ度烧伤创面,无痛苦、价廉、方法简单、治疗可靠,家长愿意接受,便于在临床中应用。【关键词】小儿烧伤;湿敷包扎;rbbFGF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curativeeffectofen

2、tofityostcases.ConclusionsWetpackingbined2。  1.3治疗方法  1.3.1局部治疗  (1)对于较新鲜的创面:患者入院,用0.9%生理盐水或0.25%碘伏液清洗创面,有异物或腐皮的清除异物或腐皮,清除异物确有困难者不要强行清除,以免损伤创面,加重深度,待以后慢慢清除。有完整水疱者,在水疱低位剪一个小口引流。表皮破溃者,尽可能保护表皮。然后用5~8层0.25%碘伏液湿的无菌纱布(以不滴水为准)均匀覆盖于创面,外加8~10层纱布或者无菌棉垫包扎,松紧要适宜,包扎

3、时要保持功能位。24小时后,创面用0.25%碘伏液淋洗后,直接将rbbFGF喷于创面,再用4层0.25%碘伏液湿的无菌纱布均匀覆盖于创面,其余同第一次。以后隔一天或者两天换药一次,方法与上相同,直到痊愈。(2)对于不新鲜创面:用0.9%生理盐水清创外,有油性物附着的要用除油剂清洗干净创面。有痂壳形成的创面,若痂下无分泌物可保留痂壳,否则应予去痂清洗干净。然后将rbbFGF喷于创面上,用两层纱布大小略大于创面,用rbbFGF刚刚浸湿为适度,接着用一层凡士林纱布或者其他油性纱布,以增加生长因子与创面

4、接触的时间,每天一次。换药期间有痂壳松动易去除的要及时去除,换药至痊愈。(3)感染创面:一般烧伤感染,临床中大多数为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入院后先用2%双氧水、0.9%生理盐水尽量将创面清洗干净,然后用抗生素溶液(丁胺卡那溶液)与rbbFGF混合外敷。换药方法同“不新鲜创面”,2次/d,直到痊愈。  1.3.2全身治疗  对于小面积烧伤,可以口服抗生索或外用阿米卡星溶液。对于重度大面积烧伤的患儿,严格按照1970年全国烧伤补液公式进行抗休克补液。同时补足高效抗生素预防创面感染及全身感染。

5、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预防心、脑、肾、肝器官的并发症。  1.4疗效判断标准  肉眼观察创面愈合,创面如最内单层纱布附着,干燥,以50%以上纱布脱落为愈合。所有愈合质量判断标准:所有创面愈合后一周检查创面外观是否平整、充血,用拇指和食指轻捏皮肤了解皮肤弹性。皮肤有一定弹性和创面平整,充血不明显为愈合质量好。有至少两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认可。  2结果本组258例,无1例手术植皮,均获痊愈。新鲜浅Ⅱ°创面平均7~10d愈合,浅Ⅱ°至深Ⅱ°之间创面11~13d愈合,新鲜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感

6、染创面20~30d愈合,创面有部分瘢痕愈合。  3讨论  由于小儿自制力、反应力、协调性比较差,因而小儿烧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带来许多不便。湿敷包扎联合贝复济疗法适应在临床应用,但面颈部、会阴等部位仍需采用暴露或者半暴露疗法。  3.11953年,Jackson首次报道了皮肤烧伤后创面自中心向外存在3个同心圆的区带:即中央部分的凝固带、最外层的充血带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淤滞带。该区在组织学上呈现血管扩张、局部血流滞缓,如果血流滞缓至一定程度可发展成坏死组织。但如给予该区域合理的保护,则可使血流淤滞现象得到改

7、善,并随病程演进逐渐恢复为正常健康组织。由于淤滞带组织可向存活或继续损害乃至坏死2个方向发展,被称之为“间生态”组织。实验证明[1],烧伤后24h淤滞带会出现进行性的血管阻塞,微循环血栓形成是烧伤创面坏死范围扩大和深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小儿的皮肤薄嫩而柔软,一旦烧伤后创面会逐渐加深。传统疗法导致创面干燥结痂,使瘀滞带干燥脱水,失去活力而坏死,创面加深。湿敷包扎可保持创面不干燥,能改善瘀滞区微循环,避免微血栓形成,阻止瘀滞区组织发生进行性坏死,有利于创面愈合。  3.2生长因子的出现使创面愈合的治疗从被动

8、转为主动,而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artinelliG,IssiM,etal.plateletgelforhealingcataneouschronicwounds[J].TransfusApherSci.2004,30(2):145~151.  [4]刘晓虹,姜凝,谭策.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3):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