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

ID:23781643

大小:5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0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_第1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_第2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_第3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_第4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研究摘要:城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资源使用量空前绝后的时期,由此催生出的“城中村”、农民务工人员市民化等问题,已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回避的难题。文章着重围绕“业-居-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以富阳区富春街道建城区为样本,通过对城中村三个主要群体(外来人口、城中村居民、村社区干部)的抽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掌握了富春街道城中村发展的现状,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城中村治理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参考性建议和思路举措。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中村发展;样本分析一、引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

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城中村土地价值的增加,口益严重的城中村闲局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焦点矛盾。笔者认为,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首先必须要关注好“业”和“居”的城镇化,亦即城中村中那些已名义上被市民化的农民和大量的外来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等现实民生问题,特别是当前浙江省全面推进“三改一拆”、改善城乡面貌的形势下,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关注好“城中村”的发展问题,如果城中村不能妥善解决好,所谓的新型城镇化也将会付之空谈。、样本分析:多维视角下的城中村现状建筑和空间发展状况1.农民

3、住房建筑状况。抽样调查的金桥村、鹿山村、秋丰村位于富春街道城郊结合部,现共有村民5431人。城中村大量存在农民以自住或出租为目的、以自建或联建的为形式的农房。除极少数自建房以外,绝大多数超过三层至三层半的农房建设标准,基本上都高达六-七层,有的把车库算进去甚至到八层。部分老旧农居点建筑由于缺乏规划、房屋大小不一、高低不等、朝向不同,杂乱无序、密度过高。抽样区域91%以上的村民住房类型是自有宅基地上的独幢房屋,而只有5.7%村民住在由村里统一开发的公寓楼,说明村级公寓化改造相对缓慢。城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由于农民出租房区位优越、价格低廉、手续简单,满足了本市其它乡镇中低收

4、入农民和外省务工人员居住需求。旺盛的房屋租赁市场为村民们实现“以地生财、爭地收租”创造了充分的条件,绝大多数村民以借钱或联建仓促建房,成为私宅建设恶性发展的催化剂。1.空间环境状况。除少数公寓化安置点居住条件稍好以外,原有农居点村容村貌并不理想,三个村可以说既消逝了往日农村的纯朴风光,又缺少现代都市的景观设施,呈半土半洋“夹生”状。从抽样问卷调查中,78%的村民认为理想中的城中村既有城市味道又有乡村特色,43%村民对目前的城中村空间整体环境普遍不满意。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村内基础配套设施十分落后,在管道煤气、绿化、消防、抗震、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及安全隐患。(二)居民生活和社区文化状

5、况1.原住民生活状况。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意识的增强,村民群体宗族组织影响力口渐势微,但族群凝聚力并未完全消失,城郊结合部村的宗族派别势力还时有抬头,特别是在面临换届选举,征地拆迁、宅基地等利益分配时,宗族间、帮派与外界的外抗就会暴露出来。原住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和房租收入,另外还享受原村集体经济组织股金分红和村级福利(养老保险及老年金等),有的村民还兼职自主营_业,对家庭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整体较高,是多数市民群众眼里的“土豪”。1.外来人员生活状况。外来人员为城中村带来了一定的生机与活力。抽样区域外来人口主要有两类:一类来自本市偏远地区乡镇的租房户和买房者;一类是来自省内外的打

6、工者。从分布情况下,从事经营和服务行业的基本租住在城区;企业务工人员主要租住在金桥和秋丰等农居点;还有大量搭荒者则零星散制在城郊结合部边缘。从抽样调查的三个村来看,外来人口来自外省农村的比例较高(64%),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本市辖农村(22%)以及本省其它县市农村(14%)。主要从事于简易运输、建筑门窗、批发零售、制造加工以及拾荒、废品回收等行业。抽样调查显示,外来人口对本地就业的满意程度较高,有42%的外来人员表示就业机会多,容易找到好工作,40%的表示能找到工作,但条件差待遇低,不满意。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较低,年收入在2〜3万之间,对收入的满意度较差。抽样问卷调查还显示,71%

7、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培训和接受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2.社区文化状况。城中村的文化气息十分富有活力。城市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使得城中村接纳了各式群体。但由于群体间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以及道德素质、利益观、价值观的多样化,城中村文化的交流与并置已是一个独特现象。村民们已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一代饮食、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生活更是丰富多彩,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己趋向城市化。但也发现多数的村民及外来人员平时业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