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

ID:23784736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_第1页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_第2页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_第3页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_第4页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手术治疗进展.L.编辑。作者:汪丽娜赵向东姚伟 岳朝驰 陈小朝【关键词】肛周化脓汗腺炎治疗进展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大汗腺反复感染化脓形成的慢性蜂窝组织炎样皮肤病,最终引起肛周、臀部、阴囊或骶尾部广泛复杂性窦道,中医又称为“蜂窝瘘”、“串臀瘘”。发病原因系由肛周大汗腺腺管阻塞,反复感染所致。本病与体内激素失衡、细菌感染、局部潮湿及胚胎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好发于身体肥胖多汗的20~40岁青壮年,大汗腺发育受雄性激素控制。故本病发病高峰与性活跃期一致,尤其吸烟、糖尿病、痤疮和肥胖者易患此病。本病因反复发作,若疏于治疗则有恶变倾向,恶变率为3.2%左右,

2、因此主张尽早治疗。临床上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为便于临床同仁了解和选择有效的术式,现将常用手术方式及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创新手术方式总结如下。  1顶端切除及外置术  早在1959年Mulins等就指出,化脓性汗腺炎是真皮深层的病变,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指出切除时如保留病变区瘘道基底部,并将瘘道基底部的边缘和皮肤切口的边缘用线缝合,可缩小创面,覆盖术中已经暴露的皮下脂肪组织,这样让上皮从伤缘向瘘道基底生长,也从基底残存的毛囊及深部腺体向周围生长,这种手术称为外置术[1]。  上述手术方式虽然在1959年已经提出,但是并没有广泛临床推广。直到1983年Culp再次强

3、调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好,并且详细的描述了顶端切除术操作过程,同时进行大量临床观察和报道,使此种手术方式得以推广。具体手术方式[1]:将病变区全部切开,切除瘘道两侧,只留瘘道基底部,以便周围上皮长入。手术时使用尖形弯钳,暴露化脓性汗腺炎瘘道的基底,修剪时必须至正常组织边沿,目的是去除可能因炎症的纤维化反应而使大汗腺管阻塞,防止病变复发,用刮匙刮取肉芽组织,细心检查残留的瘘道基底,任何微小的残留肉芽,都应用细探针仔细探查,有时可发现极微小的瘘道,后再行外置手术。1983年Culp曾报道30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全部采用外置术,追踪观察1年至7年,其中2

4、7例手术区及其邻近区未见病变复发,临床证明只用外置术的治疗效果就十分明显。  外置术可以有效缩小创面,覆盖术中暴露的皮下脂肪组织,这样让上皮从伤缘向瘘道基底生长,也从基底残存的毛囊及深部腺向周围生长,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在进行外置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开放式创面的优势,便于引流,也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几率。我院在手术时采取选择性外置,对于比较大的创面统一采用外置术,而小瘘道采用单纯顶端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几乎为零。  2切缝引流术及其改良术式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可以采用切除所有瘘道后进行间断I期缝合各切口的切缝引流术,但是上述术式存在着诸如不能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腺体、缝合时张力

5、过大、引流不通畅、容易复发等问题。  杨勇军[2]等采用其改良术式,经红肿区皮肤最厚及瘘道最多处作一梭形切口为主切口(长度根据病变大小定),切除大部分汗腺之皮瓣,沿此切口循瘘道切开另处脓腔为辅切口,切除脓腔多余皮瓣,清除皮下瘘道、坏死及瘢痕组织,以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脓腔,同时于主切口外侧约4cm处作一减张切口以便引流,游离切口皮肤,间断I期缝合各切口。改良切缝引流术最大范围地切除病灶的汗腺腺体,减少了复发的可能;经过扩创皮下游离后缝合切口,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主切口旁加辅切口有利于彻底清除残存的瘘道和脓腔;主切口外侧减张切口既有利于减张,又有利于引流,有效避免单纯切缝引流

6、术的弊端。  3广泛切除植皮术  一部分医者认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大多需要多次手术,且治疗难度大,术后皮肤缺损瘢痕面积大,易影响肛门功能。采取一般性瘘管切除、挂线和切开引流难以奏效,主张采用病变组织和皮下组织的广泛切除,延期植皮[3]。所植皮肤以断层皮片(splitthicknessskin)最好,术中用加热手术刀以减少出血[3]。刘军等[4]在全麻下对一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行臀部病灶切除,双大腿后外侧取韧厚皮片,制成邮票状植于臀部创面,患者痊愈,随访未复发。段秀明[5]曾在持硬麻下对2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行臀部病灶切除,1例从背部两侧切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1例在遗面

7、的创面外侧统取6cm×7cm的带蒂皮辫经转移后植入遗面创面上。2例患者皆随访3年,未复发。  4切开旷置法  化脓性汗腺炎治疗普遍采用瘘道全部切开暴露的方法[6],但存在组织损伤大、修复慢、甚至需要植皮等不足,且术后肛周纤维收缩而至肛周严重变形。刘成伟[7]等采用旷置引流法治疗,有效地解决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而难以愈合的问题。方法:用圆头探针从其一瘘口探入,沿瘘道走向,根据硬结分布情况贯穿腔部,从相应的另一瘘口穿出探针。如瘘口或瘘道因纤维化而缩小,探针难以通过,可锐性扩大瘘口及中弯止血钳撑开扩大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