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ID:2379167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1页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2页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3页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4页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存在数据共享难、统计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而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题通过.开发平台,运用ASP.技术,采用三层体系结构,选取SQLServer2008数据库,开发实现对实践教学环节的X络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管理的水平。关键词:工学交替,管理系统,职业院校,B/S架构,ASP.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所设计的管理系统较少,又因办学特色不同,所能使用的系统更少,各职

2、业院校往往使用单一的办公软件来记录和查询校外实践教学信息,亦或是使用纯手工方式记录。这些方法不仅管理繁杂、工作量大,且存在数据共享难、统计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也逐渐增多,矛盾问题日渐突出,势必会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造成不良的影响。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前途。[1]本课题以重庆某高职院校为依托,采用“四环相扣”的教学模式,[2]立足真实任务组织工学交替,将工学结合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开发适合高职院校管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X络化管理,解决该模式下出现的“教育缩水”、“教学不可控”等诸多矛盾问题,最大限

3、度地使用教育资源,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2.系统的功能模块  “工学交替”管理系统是一个对学生校外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的系统,根据多次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实地调研,实践教学的一般过程是由专业主任或企业负责人制定实习计划,发与教学秘书审核并协助相关组织过程开展,学生、指导老师及辅导员全程参与,并由指导老师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实习完成情况评定出实习总成绩。参考“工学交替”改革模式,结合同类职业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整理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包含:参观实习模块、体验实习模块、技能实习模块、课程实习模块、就业实习

4、以及实习手册生成及统计查询六大功能模块。  系统各模块实现涉及多个角色对象,本系统设计两种角色,一种是管理员角色,包含系统管理员和教学秘书;另一种是用户角色,除管理员以外的角色均称为用户角色。包含辅导员、企业人力资源、指导教师、学生等。因模块众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部分主要以技能实习功能模块为例进行阐述。3.系统设计与实现3.1数据库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多个实体,每个实体对应着一个数据表。一个实习过程的开始由真实企业提出,这些信息记录于TrainPlans(技能实习计划表)和Para_SkillTrain(技能实习参数)表中,然后由学院的管理部门(教学秘书)对实习任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实

5、习任务正式开始,学校相关操作人员(教学秘书、辅导员)就需将参加实习的学生分配出去,企业用户再将实习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及指导老师,工作岗位的相关信息存储于Jobs表中。工作岗位指导老师信息关联于TrainTeacherJob表。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生需将周记、总结等信息提交给指导老师,这些信息存放于Summary表中。实习指导老师对其提交的周记等信息进行评阅,并对其进行考勤。在实习结束,指导老师评定成绩,成绩信息存放于TrainStudentScore表,可供随时查询。实践教学过程数据表关系如图3-1所示:图3-1系统数据库的关系3.2数据访问层设计  与数据打交道时,把跟数据相关

6、的逻辑直接放在表现层中(在一个Entityqp,outintRecordCount)这样的方法,返回依据qp查询条件所指定的相应班的信息集合。IntClassesInsertUpdateDelete(ClassesEntityfam),通过访问相应的数据库存储过程对fam指定的班级记录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特别地,本系统数据库使用的是SQLServer2008,只针对SQLServer继承实现了一个SqlDataProvider数据库访问类,随着项目系统在职业院校中的运用,如需将系统数据库移植,只需再针对Dataprovider实现相应的访问类即可,无需更改其它的代码。  在系统的设

7、计过程中,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使用了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在系统中的实现,主要是为方便处理,本系统将数据表的增、删、更新操作在数据库中以存储过程方式实现,通过调用存储过程时提供的参数“DataTable_Action_”确定所需的操作。以Classes表为例来说,系统中建立了一个名为Classes_InsertUpdateDelete的存储过程。3.3业务逻辑层设计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