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

ID:23792250

大小:1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_第1页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_第2页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_第3页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_第4页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  摘要: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他们心血浇灌的结晶。没有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作文是根本不可能写好的。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思路打不开,素材捕捉不到,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可我发现,有了老师“心”的引领,“情”的激发,他们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思维出奇的灵敏,语言表达酣畅淋漓。  关键词:习作素材教学智慧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

2、语文水平,可以说,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提高作文能力一直是我的追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捕捉习作素材,随“情”指导,生成习作教学智慧  我们学校是一间农村小学,学生由于受地域、家庭、生活、教育等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写作语言匮乏,表达欠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比比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觉得,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如何让俯拾皆是的素材

3、进入学生的视野,如何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这离不开老师“心”的引领,“情”11的激发。我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随时引导学生捕捉习作素材,在第一时间、在学生情感的炽热点将事件点化成文。  那是一节随机作文指导课:习作的素材,正是源起课间发现――在回办公室的转弯角处,我跟我们班两个哭着鼻子的女孩打了个照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哭的原因。原来是刚刚体育课上老师带领他们青蛙跳,她们累哭了。我马上意识到:又是一则习作的好素材!“施教之功,贵在养习,重在授法,妙在开窍。”习作的指导,是这样的巧妙而不留痕迹――

4、踏着铃声,我站上了讲坛,“同学们好!大家精神挺好哇!”“老师,我的脚疼。”陈毅朗一喊,教室里就像是炸开了锅。“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回事吗?”见到老师有疑问了,个个逞着当英雄,我一句,你一句,就把腿疼的原因说了个究竟。我赶紧引导孩子们说清楚运动的规则。“哦,那青蛙跳是什么回事呢?”我追问道。这回体育委员汤浩发言了:“老师,青蛙跳的规则是这样的……”汤浩一一道来,大家静静聆听,还不时地向我点点头,像是告诉我汤浩说的都是真的,大家就是这样跳的。我静静地听着,耐心地等着。接下来的是运动过程的描述了,我故作好奇地问:“那,

5、你们是怎样跳完这两大圈的呢?”11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谁都不甘落后,争着一吐为快。真情是作文最宝贵的血脉,而学生的情感也是最纯洁、最真挚、最宝贵的。作文与生活同行,就这样,我提议把昨天的体育课写下来。半小时后,充满真情的习作就跃然纸上了。何栩丞在文中写道:做了足够的准备运动后,我们两列队伍出发了。只见大家的双手交叉置于背后,整个身体很有节奏地向上、向前跳跃,一蹦一蹦的,多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青蛙呀。何杰朗写道:两列小青蛙就像是跳动着的音符,大家的笑容就像是绽放的花儿一样美。天生爱运动的我就更不用说有多快乐了。可是,跳

6、了大半个篮球场后,感觉跳不起来了,腿很痛,我拼足了劲,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行。其他同学呢,刚刚才绽放的笑脸不见了,呻吟声、叹气声响成一片,就连我们的体育委员汤浩也干脆坐在地上,像受伤的小狗一样呻吟着。哎,这次真是鼻孔里灌米汤――够呛。刘琛写道:“顶着烈日,受着地面冒出来的热气的煎熬,我两眼都发黑了,可我最终坚持跳到终点,比起陈婕和何颖茵,我勇敢多了,因为我没有哭。”……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时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处处留心皆学问,

7、处处留心皆语文,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如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健康活泼的班队活动、庄重严肃的升旗活动、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实践告诉我:只要能抓住时机,巧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习作素材,随“情”指导,学生就会洋溢着异样的写作热情,流畅无阻的作文更是一气呵成。  二、随“文”指导,从读中学写,生成习作教学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在我们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

8、“高耗低效”的顽症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教学的合力。“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11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蕴含形象简明的表达方法,我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将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1、巧借文章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