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

ID:23802255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_第1页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_第2页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_第3页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_第4页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关于的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相关法律理由的深思导读:其对虚拟物品的所有权。笔者认为,虚拟货币由债法调整较为妥当。理由如下:  (一)从物权法上对物的概念的界定来看,物是除人的身体之外,能为人力所支配,具有独立性,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有体物与自然力。通过以上对虚拟货币的特征与性质的归纳,虚拟货币虽然可为人力所支配,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但他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摘要:互联X引致了一个新的市场的出现,这个市场就是基于X络空间的虚拟市场。虚拟货币伴随着虚拟市场的发展

2、而出现。虚拟货币在X络社会中具有特殊价值,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经济保障和监管机制等,隐含这巨大的风险,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并为其找寻解决的措施和救济的手段。  关键词:虚拟货币;债权法;合同  :A  :1009-0118(2012)09-0107-02  一、虚拟货币的性质  通过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的比较,以期找到法律上规制与救济的途径。虚拟货币是一种非真实的货币,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一些我们熟悉的虚拟货币有腾讯公司的Q币、Q点,盛大公司的点券,百度公司的百度币等等。  马克思

3、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价值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但是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法律层面分析,虚拟货币都不是货币。  首先,虚拟货币是以现实货币的存在为前提的,即其本身的价值需要通过真实货币表现出来,因而其自身无法成为价值的比较基准,不具有最终价值尺度的职能;其次,虚拟货币的适用范围非常窄,文化部、商务部《关于加强X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虚拟货币的流通进行了严格限制,使得虚拟货币不具有广泛的流通职能;再者,虚拟货币是由X络服务商以

4、其商业信用作为保障的,其经营存在的风险无法保证虚拟货币长期稳定的存在,因此难以作为储藏手段;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规定,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而X络虚拟货币则没有规定。  在虚拟世界这一特定领域中,虚拟货币充当着一般等价物,但是在现实世界不能流通。虚拟货币的真实属性是X络运营商针对其相关服务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商业性支付手段,并不是金融类支付手段,即只是系统内部使用的、只具有价值尺度的一种“支付手段”,就如同用学食堂的饭卡抑或是提货

5、凭证等特殊商品进行支付。  尽管虚拟货币存在于X络的虚拟世界里,但它并不是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而只是一种信用货币。这种信用货币不由国家强制发行,相反是由X站依靠自身信用自主发行,在X络的虚拟世界里自由流通。  虚拟货币不具有可靠性。现实货币有贵重金属或实物经济作为发行准备,而虚拟货币是一种没有任何发行准备的信用凭证,它仅以服务商的信用作为担保,因此是一种不可靠的“货币”。  由于虚拟货币不能充当价值尺度,其发行商具备发行货币的资格。虚拟货币的发行主要是盈利性行为,是X络服务运营商的独立商业行为,除技

6、术限制和限量购买外,其无法制约X络虚拟货币的数量,现实中还未见X络服务运营商对用户购买X络虚拟货币在数量上和技术上的限制,某种程度上影响银行货币政策的把握。  虚拟货币适用范围单一。X络虚拟货币仅以企业的商业信用为保障,在小范围内单向流通使用,不具有可逆转性和重复使用性;而法定货币以法律和国家信用为保障,在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强制自由流通,不受适用范围和流通方向限制。  基于以上虚拟货币的特征与性质,笔者认为可以将虚拟货币看成是一种虚拟性质的财产。我国法律关于虚拟财产的规定尚属空白,而在国外立法和司法

7、上,承认X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均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并且已经出现了确定虚拟财产属于存在于服务器的“电磁记录”,在诈骗罪及盗窃罪中均可被视为私人财产的一部分,若犯罪最高刑可判三年。  二、虚拟货币的法律规制  在民事领域,对虚拟货币是应该由物权法来调整还是由来债法调整存在很大争议。有部分观点认为X络用户是消费者,而虚拟物品是X络用户在享受X络服务的过程中通过程序“创造”出来的,X络服务商只是基于与X络用户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代为保管这些X络虚拟物,因而X络虚拟物的所有权应

8、当归属X络用户。在用户活的虚拟物品之前,其所有权当然归属于服务商,一旦用户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了虚拟物品,那么用户必定享有其对虚拟物品的所有权。笔者认为,虚拟货币由债法调整较为妥当。理由如下:  (一)从物权法上对物的概念的界定来看,物是除人的身体之外,能为人力所支配,具有独立性,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有体物与自然力。通过以上对虚拟货币的特征与性质的归纳,虚拟货币虽然可为人力所支配,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但他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谈不上有体物与独立性,和现实生活中的货币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