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

ID:23820604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_第1页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_第2页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_第3页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_第4页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支原体肺炎;治疗

2、效果;影响支原体肺炎是指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常见类型。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抗生素滥用,支原体感染病例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0%-30%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1]。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疗效影响,寻找更好的护理措施,通过积极护理干预,以达到缩短病程,增加患儿及家属的用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本研究探讨了综合性护理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78例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39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4.24±1.36)岁;体重12kg-35kg,平均体重(20.12±6.32)kg;病程2d-5d,平均病程(3.42±0.85)d;其中男孩22例,女孩17例。观察组患儿39例,年龄3岁-9岁,平均年龄(4.35±1.40)岁;体重13kg-34kg,平均体重(20.37±6.40)kg;病程1d-5d,平

4、均病程(3.38±0.78)d;其中男孩23例,女孩1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儿治疗方法相同,均采取综合治疗,其中包括阿奇霉素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内空气流动,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鼓励多饮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雾化吸入护理。在雾化吸入时,若患儿出现明显哭闹,可予以暂停,以保证吸入效果,尽量使药物吸入到下气道。雾化后对患儿进行由下至上

5、的背部反复轻拍,以协助痰液排出。(2)治疗护理:对于年长儿指导有效咳嗽,患儿坐起,深而慢呼吸屏气3-5s,通过口缓慢呼气,再次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然后用力自胸部排除。若不会咳嗽患儿,压迫其胸骨上窝刺激其咳嗽,并观察痰液的量与形状,分泌物多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儿安静,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减少氧的消耗。讲解检查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检查地点;讲解用药目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3)心理护理:考虑到患儿会对医院环境产生陌生、紧张,乃至恐惧情绪,因此应安排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科室和病房环境,不断加大与患儿的交流、

6、沟通力度,以和蔼、热情的态度来缩短与患儿的距离,鼓励患儿家属一定要坚持足疗程治疗。1.3评价指标在完成阿奇霉素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病情,进行了临床疗效评估,治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肺部罗音减少,肺部病灶部分吸收。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有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3]。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7、1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例数(%)]组别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n=39)12(30.77)22(56.41)5(12.82)34(87.18)观察组(n=39)15(38.46)24(61.54)0(0.00)39(100.00)2.2不良反应比较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表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数(%)

8、]组别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n=39)4(10.26)6(15.38)1(2.56)11(28.20)观察组(n=39)1(2.56)2(5.13)0(0.00)3(7.69)3讨论3.1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型致病微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