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

ID:23883995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_第1页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_第2页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_第3页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_第4页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心引导陶冶性情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都已证明,少儿时期的文化启蒙将决定人一生的精神价值取向,所谓素丝初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古典诗词曲(以下统称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芬香的一块园圃,长久以来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对他们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人伦情义,家国荣辱,玄思哲理,山水田园……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历经时间的淘洗都永不磨灭、熠熠生辉。古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离,学生们并不能

2、很好把握它的内涵。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结出古诗教学的几点方法: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少儿来说,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吟育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古诗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而作为读者则要通过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将这“点”再次还原成“面”,甚至可以扩大,从而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在系统性的教学中通过有序、渐进的积累。就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逐步提高。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3、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了作者于大雪纷飞之时,因嗅到梅花的幽香而发现墙角梅花傲风斗雪、凌寒怒放的动人景象,作者心有所悟,写下此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吟诵,通过联想、想象就会自然地把“墙角”、“梅花”看作是身入逆境中的品行高洁之士,将凌寒怒放理解为一个人顽强的斗争精神的象征,由此受到坚强意识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概念的、外在的、强加的,而是形象的、内在的、自省的,因此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

4、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脍灸人口,头两句写落日黄河,景象苍茫阔大,绝无常人日薄西山的衰飒之气。后两句写眼前实事,平易通俗,却呈现出勃发的进取精神。通过大声吟诵,学生于此即可领神会。二、入情入境,体验情感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们就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着独特的光辉。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

5、的诗情画意。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獐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獐,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村居》,课外学一学、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诗句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

6、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三、联系旧知,展开想象。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诗歌《瀑布》,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磅礴雄伟的气势呢?在学生欣赏意境、感受美景时,我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时,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

7、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有一位学生在用自己的话口述诗意时这样说:“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紫色的烟雾不断升腾。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一条河流,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首白银’。瀑布飞快地直冲下来,足足有三千尺长啊!发出巨大的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