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ID:23886307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1页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2页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3页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4页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何波1,2,张宏亮1,2(1.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10;2.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10)摘 要:循环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科技的发展又与循环经济的起因和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城是科技研发、应用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体,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研究科技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合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科技城绵阳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绵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纵向研究,对成都经济区内成都、绵阳、

2、德阳、眉山、资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绵阳循环经济发展应以科技为推动力,以资源环境为途径,以社会经济为保障;在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建设中应重点建设绵阳,协同发展德阳等其他城市。.jyqkp;D投入占全市GDP比例所占有权重是最大,其次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消减量,工业废水、固废循环利用率以及各类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较低的权重主要集中在城市登记失业率,城市运输客运量,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等城市基础环境上。表1中三级指标权重结构与科技城以高新技术发展为第一目标,同时注重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评价是一致的。2.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分析绵阳市是四川省第

3、二大城市,曾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因其高新技术的发达而被称为西部硅谷,是党中央批准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于2006年提出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绵阳将建设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经济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城市[19]。对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能为高速经济发展下绵阳科技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在查阅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四川省统计年鉴、绵阳市统计年鉴等各类统计年报,收集绵阳市各个指标体系数据后在参考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绵阳市2011-2013年各指标得分进行预估。对统计数据不

4、完全却很重要的指标用类似指标标准替代,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分别乘以相对应的权重后再把对应的指标进行计算,得到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近三年来绝大多数指标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科技系统中的科技资源、科技产出和科技管理呈现大幅度增长,这表明了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特征,说明绵阳的科技建设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等36家大型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带动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同时,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加大和科技园区建设的完善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使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资源系统中减量化呈现高起高落,循环利用和资源

5、化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幅逐步放缓,环境系统中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增长率下滑。经济系统中经济效益下滑,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幅度放缓。这一系列指标的状态说明,绵阳的科技投入增长,并没有有效的和资源利用、环境治理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科技城的发展中,对资源系统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而这正是导致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虽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绵阳加大了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监控,大力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工厂的低污染、新能源使用,但是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降低问题上并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对循环技术的投入产出之间匹配度较低。虽然绵阳在提出

6、了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以后,政府实施了成立了环境保护基金等环境保护措施工作,但经济环境效益因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还有待提高。从这个角度看,推进绵阳循环经济发展是刺激绵阳将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契机。3.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对比分析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发展。目前,成都经济区的建设为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机遇。成都经济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德阳、眉山、资阳等城市为节点而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开放型、多元化、有规模、有特色等特征。是西部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是西部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

7、主体。从科学的角度对经济区内各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能够为政府选择经济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路径和方式提供借鉴。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收集成都经济区内五个城市的指标数据,在参考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各市2013年各指标得分进行预估,进而得到如表3所示的成都经济区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得分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成都市作为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大多数指标都位列第一,尤其是在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两个方面。但是,成都市人口众多,环境系统压力较大(环境系统评分是五个城市中最低的),直接将其作为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城市,可能在短期内因为发展循环经济而对其产业结构

8、调整进而对成都的经济和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