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发1果实展学

农场发1果实展学

ID:23889347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农场发1果实展学_第1页
农场发1果实展学_第2页
农场发1果实展学_第3页
农场发1果实展学_第4页
农场发1果实展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场发1果实展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农场概念: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生产企业或个人,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分类:国有农场、私营农场(家庭农场、私人农场)2、国有农场任务:为社会提供粮食、工业原料和副食品,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为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积累经验。3、国有农场性质:中国国营农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由国家投资兴办。国营农场的土地、森林、草原、水域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建筑物、机器装备、水利设施等,均属国家所有。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

2、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或从银行贷款,其产品归国家所有。4、国有农场特征:国有农场是我国特有的农业经济单位,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既有一定的企业特征,又不是真正的企业的特殊的经济单位。它与一般企业不同,农场是一种具有国有性(体现在农场是国有独资企业)地域性(体现在农场是一个行政区域)社会性(体现在农场承担了农场区域内许多应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与农场企业权利不尽相称的责任与义务)综合性(体现在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副、工、商综合经营的企业)。国有农场作为农业部门性质企业,在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具有特

3、殊性:①国有农场在其生产经营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具有农业生产的自然性,另一方面在工业发展上,又与时代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农场的农、工、副、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②国有农场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过程周期长,受客观因素,尤其是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可控因素多,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投入产出规律及其结果莫测,经济效益难以确定。③由于产业的特征所决定,国有农场是大量的产品雷同的企业。5、农业概念: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6、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和动

4、物饲养业。7、农业本质: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8、动物饲养: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消化合成功能转化为动物性产品。9、植物栽培: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的水、气、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和成为植物产品。10、农业特性:①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

5、生产过程。②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11、现代农业的内涵1.基本特点物质和能量开放式的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规模使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12、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13、广义: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狭义: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经济体制和

6、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14、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1.农业现代化实施过程的动态性2.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3.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4.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1、农业现代化的内容:1.生产条件现代化2.生产技术现代化3.经营管理现代化4.集约高效持续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2、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1.建立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2.建立一个富裕的农村,提到农民收入水平3.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3、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1)完善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1.农业生产条件(农民人均拥有的耕地资源、水利化程度)2.

7、农业投入水平(农机动力水平、电力水平)3.农业生产水平(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化程度)4.经济结构(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化水平)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反映农民富裕程度的指标:1.农民的收入水平2.农民幸福指数反应农村环境良好的指标:1.森林覆盖率2.水土流失程度3.土壤有机质含量4.农业用地污染程度5.自然灾害成灾率4、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1.工业化战略2.城市化战略3.市场化战略4.农业保护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5、农场规划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2.结构优化原则(优良品种,保持农场生产

8、结构的优化)3.效益优先原则(因地制宜,走以农养牧,以牧保农,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4.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农场发展规划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确立适度目标)5.特色农业原则(走特色道路,创新,开发“名、特、优、新”产品,“以质取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