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

ID:23897638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_第1页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_第2页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_第3页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_第4页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随后二年徘徊。对于这种状况,政府、专家学者都在反思诱致这种现象的责任和原因,有不少专家学者将此责任归咎于政府和政策.不可否认,农民需要增收,也不可否认,在农民增收问题上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要将农民增收问题放在整个宏观大背景下分析,客观地看待农民增收,要看到农民增收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一、农民增收的两个极限性约束条件  农民增收的第一个约束条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能高于或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按照资源配置的原则,资源总是从利润或者收入低的地方、产业流向利润高或者收入高的

2、地方、产业。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民进城,让农民市民化。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社会总要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才能够让农业文明变成工业文明,如何让农业资源流入城市和非农产业?用计划经济手段平调不行,只能通过市场的作用,承认城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差距,非农产业和城市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农村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才会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城市,才能够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反之,如果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当,或者高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能够被城市所

3、吸引而转移,如何能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呢?试想在城乡居民收入相当的情况下,或者按照有些专家开的“处方”,要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农民不仅不会进城,反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都会“回流”农村。因此,农民的收入的增长幅度难以等于、甚至大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  农民增收的第二个约束条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能高于农村财富的增长速度  从理论上讲,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要适当慢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即收入的增长速度要低于财富或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否则就是国民经济的“超分配”,影响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1

4、990—2000年,第一次产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为3.8%,而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55%和9.06%,分别是第一次产业3.57倍和2.38倍。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以第一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极限,即不能高于第一次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农产业生产者的收入增长速度要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从理论上讲,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适当低于农村财富的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的增长幅度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二、农民收入不能不维持较大增幅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其极限,但是农民不能不增收,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财富差距也不能再拉大,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稳定,

5、影响“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  1.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农民增收。整个国民经济是城乡一体的,城乡需求相互依存,农村需要城市市场,城市也需要农村消费,只有城乡需求互相满足,大体协调,国民经济才能够健康运行,否则经济发展的需求链条就会中断,出现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的局面。目前我国因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跟不上生产增长的速度而使需求链条难以为继。一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过低。1996年至2000年农民的收入增长率下降了10倍,而同期非农产业增长了1.46倍。农民的收入增量和财富存量只能够维持简单再生产,根本没有多余的消费能力满足非农产业的增长需求。二是在各类需求主体中,特别是与城市居

6、民相比,农民、农村的需求更为不足。1998年至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为3.5%,而城市居民为8.7%,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农村居民的2.6倍。2002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达到了3.1:1,另据国家统计局的专家测算,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已经达到了5:1,在各类需求主体中,农民需求能力最低。在国民经济整个需求链条中是农村需求这一块塌下去了,进而诱致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性通货紧缩,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潜力的发挥。因此,要维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增加农民、农村的需求,而增加农民、农村的需求必须促进农民增收。  2.保

7、持社会稳定需要农民增收。古人说,“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知礼仪”。如果现在农民不能增收,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业的效益还继续下滑,“三农”问题继续向坏的方面发展,农民为了生存,怎么还顾得上礼仪和荣辱呢?目前引发农村不稳定的矛盾还不足以导致农民铤而走危,但是问题的严重不容忽视。目前农村有1.2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还有3000万人没有脱贫,有近9000万人口游离于温饱与贫穷之间,经常因孩子读书返贫、因疾病而返贫、因天灾人祸而返贫。这几年农业经济形势不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不少粮食主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