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

ID:23897979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_第1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_第2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_第3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_第4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文/李宏畅★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风险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LSLKTJJX-17)。摘要: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根源分析,之后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研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创新模式,提出应与互联网金融取得双赢,共同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引言2014年4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成立,标志

2、着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日趋成熟,中国互联网金融已经走上正轨。同时对于中国传统的金融业来讲,互联网金融正以其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模式及低成本战略侵蚀着中国金融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曾经以贵族特权自居的传统金融业已经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处于中国传统金融业的核心——商业银行,需要以不断自省和发展的眼光来应对这种变化,实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发展。1、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1.1进入市场壁垒偏低,监管较弱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进入壁垒是非常高的,使整个行业处于高度的垄断地位,虽然整体利润较高但是多数投资者也只能是窥视该行业但却无法突破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避免产生经济危

3、机而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毁灭性的风险,监管也非常严格。而互联网金融由于准入门槛和监管成本都比较低,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中,使其迅速发展并不断成熟。1.2互联网金融思想深入人心,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商业银行革新性的变化,使商业银行从传统复杂的手工记账解脱出来,实现了普通业务的电子化,而且商业银行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研发出新产品。但这种创新并没有离开商业银行本身业务的范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发展迅猛。1.3金融市场规模巨大,不断催生新模式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

4、场,商业银行在这个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商业银行出于自己的利益与风险的考虑主要服务于具有资金需要的大型企业,没有兼顾到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所以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小微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题,从而制约其发展,而互联网金融恰好可以弥补这部分金融市场的融资需要,并针对各种融资需要的特点,不断催生新的模式,对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金融市场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4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传统的金融模式需要大量的物理网点、专业人员,在风险调控方面更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营成本比较高。而互联网金融模式则不需要这种巨大的投资,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具有较大的经济性,这就给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较

5、大的利润空间。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2.1余额宝冲击商业银行客户群余额宝针对商业银行忽略的80%的中小储户的理财需求应运而生,它的创新在于既能满足客户高流动性的需要,又能兼顾到高收益率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抢占了部分商业银行原有的小额活期储蓄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客户群构成了威胁。2.2网络借贷侵蚀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利润商业银行难以利用传统的服务模式推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网络信贷所受的监管相对较弱,可以提供“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所以得到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热捧,迅速发展起来。商业银行的部分客户被这种手续简便、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网

6、络信贷所吸引,从而加入网络信贷。2.3第三方支付模式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完成商品交易对大多数人来说已十分熟悉,业务由最开始的互联网支付、货币兑换,发展到现在的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多种类型,已经浸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方支付牌照从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第一批,发展到现在央行共发放了五批,持牌单位更是达到269家,逐步挤占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3.1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商业银行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利用其建立的平台积累大量客户的交易和信用数据,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有

7、效分析并不断挖掘其个性化要求,以此建立一种科学的可以量化的流动性评估模式,既掌握了客户的金融需求,又降低了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缺少大数据这种信息技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内的创新很难有所突破。3.2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开发更加贴近客户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的挖掘大量数据,积累客户交易信息,从而进行客户的金融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价。针对互联网企业获得信息的优势,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务,将线下业务转为线上业务,增强现有业务能力,改善业务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