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ID:23904232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_第1页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_第2页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_第3页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_第4页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BSC法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陈植乔南华工商学院管理系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12KH03);南华工商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2KQ05)。摘要:平衡记分卡运用于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可以克服以往考核中缺乏目标性、考核方法简单、缺少绩效沟通与反馈、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等弊端。本研究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以便将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估落到实处,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平衡记

2、分卡绩效考核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1.考核缺乏目标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发放绩效津贴或者满足岗位调整的需要,没有把整个学院未来发展如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定位等融入考核体系中,忽略了学校长期发展的目标。2.考核方法过于简单很多高职院校日常疏于考核,只在年终时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方法仅限于学生教学评价和同事之间互评。而且考核内容局限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业绩,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导致出现考核结果趋中、绩效差异不显著的现象。大部分教

3、师会形成“合格”就等于通过的心理,消极对待考核,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3.缺少绩效沟通与反馈绩效管理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是对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和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必然导致教职工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学校所期望的或不符合学校组织目标的,也导致他们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更不清楚自己应努力的方向。4.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校的绩效管理,仅从学校内部出发,未开展对服务对象满意度的测量和评价,弱化了高校的服务职能,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二

4、、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平衡记分卡(theBalancedScorecard,BSC)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等营利组织、政府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都具有适用性。当然,对于非营利组织,如学校,取得财务上的成功并不是基本目标。所以,需要重新考虑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这四个层面的因果关系。但是这四个维度正好为高职教师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有助于开拓新思路,实现高职院校多

5、元化、战略性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工具在高职院校应用,可以通过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把学院的长远目标与中短期目标、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的平衡起来,向学校各教职工传递组织的战略以及对他们的要求,最终帮助学校达成目标。同时,平衡计分卡进行多维度评价,各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使教师明确学校的目标,在绩效考核的驱动下,努力进取,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同步实现学院的战略目标。三、高职院校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构建1.高职院校使命、战略目标分析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

6、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经济效益不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发挥鲜明的高职特色,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高职院校总体的战略目标落实在教师个体层面,应为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做出的贡献。2.平衡计分卡指标在高职院校绩效评估中的分析运用(1)财务角度高职院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其在财务方面不可能同企业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且,作为被考核对象的教师群体,其劳动成果肯定不是一堆财务数字。在此把财务层面转换为教师的工作产出层面,

7、具体目标为教师实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最大化效益。(2)客户角度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提供的是教学和科研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客户。(3)内部流程角度这一层面无需转换,从内部角度来看,只有高效率的内部流程可以决定价值的创造与持续。基于对高校育人的主要职能,提炼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资质和沟通合作的关键价值流程。(4)学习与成长角度同内部流程维度一样,该维度同样具有普遍适用性,无需转换。学院要可持续发展,必

8、须加强专业建设与专业水平,提供教师培训与进修的机会,重视教师个人成长。四、高职院校教师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经过上述分析,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和84个四级指标所构成。各级指标的名称(权重)如下:1.贡献(0.25)(1)工作指标(0.4610)。第一,教学工作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