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

ID:23910785

大小:61.6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1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_第3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_第4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宄[摘要]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风险一收益对称原则,二是成本一收益均衡原则。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是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判断何时为最佳退出时机必须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信贷进入的行业、区域、企业以及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商业银行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商业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转换观念,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区域信贷退出机制、

2、客户退出机制、信贷退出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关键词]经济转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退出,信贷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中国新一轮银行业改革正在稳步推进,XX年以来国家相继对中行、建行和工行进行注资和财务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无论是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革还是上市,银行业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如何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如何使资产持续稳定地保值、增值?我们认为,关键是在确保新增贷款投放准确的同时抓好信贷退出。信贷退出广义上是指在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银行根据贷款合同按时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的经济行为,即贷款到期收回;狭义上是指当银行信贷员根据相关信息和技术手段,发现企

3、业出现显现或潜在的信贷风险时,为降低信贷资产风险,提高风险掌控力,主动或被动地按期或提前收回贷款本息。本文主要是从狭义方面探讨信贷退出问题。一、信贷退出的原则、标准和时机(一)信贷退出的原则1.信贷退出的一般原则。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其风险载体之一就是信贷。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信贷退出要服从于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决策过程来看,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风险一收益对称原则,如果信贷资金面临的风险损失小于其预期收益,则不考虑信贷退出,反之,则考虑信贷退出;二是成本一收益均衡原则,在决定采用信贷退出策略后比原则就成为信贷退出的依据

4、。一般来说,信贷退出成本主要是信息收集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和潜在成本等,信贷退出的收益是事实收益、机会收益和潜在收益。如果退出的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成本,则退出是有利的,反之则不利。2.信贷退出的具体原则。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风险大小、边际回报率高低和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等,可将退出客户分为全部退出、部分退出、逐步退出和预备退出4类。退出客户类型不同,相应的退出原则也不同:(1)对于全部退出企业,应强调退出的坚决性和迫切性,以压缩到零为目标;清收到零后,除办理低风险信贷特殊业务外,其余一般信贷关系永久终止。(2)对于部分退出企业,应着重把握和控制退出主动

5、权,根据授信测算结果确定退出计划、退出节奏和力度,以降低退出成本。(3)对于逐步退出企业,应强调在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向低风险业务品种倾斜的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要通过改善业务品种、担保方式来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牢牢把握退出主动权,控制好退出节奏,为全面或部分退出做准备。(4)对于预备退出企业,要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变化、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变化和融资变化等,由于这类企业的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必须辨证看待,做到进入有度、退出及时,体现灵活的进退策略。(二)信贷退出的判断标准制定信贷退出的判断标准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银行要考虑自身的风险

6、偏好,一般来说,稳健性要求较高的银行,退出标准较高,经营风险就会较小,相对盈利空间减少;盈利性为目的的银行,退出标准相对较低,经营风险就会较大。另一方面,银行要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成熟度、产业生命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全球经济周期、区域信用环境等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从微观上分析行业的进入壁垒、企业产品的供求集中度、产品盈亏平衡点、产品可替代性及财务状况等,确定信贷退出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只要符合表1中两个以上定性或定量标准,就应对相应的企业实施信贷退出。(三)信贷退出时机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是退出成本最低、收

7、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从企业或行业生命周期来看,企业或行业退出时机的最佳点是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拐点。银行在确定信贷退出时机时必须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一事一议,不能采用统一、固定的方法。要遵循现代决策理论,即现实中无最优决策,但可用令人满意的决策替代最优化决策,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决策结果,实现向最优化决策的逼近。所以,银行要对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等发展趋势进行超前研究,把握退出时机。一旦发现企业有潜在经营风险,就应控制融资总量,实施信贷退出,保证信贷退出及时和科学。1.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从宏观角度来说,信贷退出首先要把

8、握的是行业及其特征。行业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任何行业可以分为周期性、保持性和成长性三类,每类行业与经济周期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