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

ID:23911165

大小:56.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_第1页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_第2页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_第3页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_第4页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步探宄初中历史教学摘要:根据心理学的研宄,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迁移的种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以及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等。迁移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学生活学活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都离不开迁移。它们既是迁移的过程,又是迁移的结果和外现。"为迁移而教",正在成为现代教育中流行的口号。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迁移或应用到其他学习或

2、问题的解决情境中,则真正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词:初中历史;迁移;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7-021.研究教学目标,明确迁移方向教学目标具有把教学要求系统化、具体化的功能,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控制的作用。要使迁移方向具体、科学、明确,必须要研究这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在授课前如果有了这个"全局",在授课时就会自觉地做好学习新知识的迁移,并为再学习

3、、再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将教材做了整合,划分为《同根同源》、《漫漫归程》、《情牵两岸》和《心语心愿》四大板块。将海峡两岸的关系从历史讲到现实,从现实讲到对未来的展望,实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2.重启发,发散思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导入时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思维来设计,注意从授课内容出发,抓住授课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巧妙设置学生感兴趣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情境,

4、以此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如讲《难忘九一八》,我利用课件这样导入:新华网2005年9月18日电"经商不忘爱国":这是今年沈阳市商界纪念"九一八事变"74周年的共同心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沈阳市工商界向全市1.5万家会员发起倡议:9月18日不搞庆典活动。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沈阳人民要纪念九一八?再如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式导入: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介绍到矗立在天安门

5、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十幅浮雕中也有一副是纪念五四运动的。那么,当代中学生应怎样认识五四运动?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种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1.用复习,衔接新知孔子云:n温故而知新。n对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进行复习提问,在温习巩固前面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基础之上,引入新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新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先复习提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6、义是什么?”然后着重指出失败的一面,问:"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并不满足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在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一部分进步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探索中国的前途,导入新课。这样的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使学生容易从以前的知识中转入即将学习的课堂。1.借媒体,增强直观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

7、动的重要条件。在上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如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我从描述"宋氏三姐妹"中的一个情节入手导入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提出如下话题:”看过电视剧《宋氏三姐妹》的同学不知道注意了没有,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孙中山拿了一幅画给宋耀如等人看,诸人看了感慨万分,义愤填膺。这是一幅什么画?为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愤慨?”接着

8、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画,这幅画就是教材中的《时局图》,再由讲解该图转入新课的学习。1.为准备做周密的计划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不是随便的,更不是随机的,都有事前的精心准备和安排,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实施方法是有顺序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实施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诚恳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n最优化教学n的理念,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包括:教学任务、全班学生的程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