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

ID:23913078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_第1页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_第2页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_第3页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_第4页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边沟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自新时期文学以来,1950到1970年代的极左政治文化路线给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所造成的苦难生活,似乎一直是文学创作反复书写、永不厌倦的话题。既有亲历者的现身说法,如张贤亮、王蒙们的挥之不去的“噩梦”,也有当年蒙难者的后代,如韩东、方方的“隔代记忆”,自1993年以来更有无数纪实性作品纷纷出现,其中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以所写内容的真实、深刻,叙事风格的冷静为人称道。和其他“

2、反右叙事”或者“饥饿叙事”、“苦难叙事”相似,《夹边沟记事》也是以极左路线下知识分子的“非人”存活状况为叙事对象,在这里论者要论述的就是这部作品所表达的独特的存活哲学。  一般情况下在小说中人物的存活哲学就是的存活哲学的体现,但《夹边沟记事》是一部“口述实录”性质的纪实性小说,故事中人物的存活哲学和故事的“记录者”的存活哲学事实上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张力。  一  《夹边沟记事》记录的是1957年10月到1960年12月发生在甘肃省酒泉县夹边沟农场的“两千四百多名右派的苦难史”,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为人生最卑微也是最基本的追求——活

3、着而挣扎、而不择手段的悲剧。  俞兆远(《贼骨头》)的故事最能体现在这个“革命地狱”(钱理群:《地狱里的歌声——读和风鸣〈经历——我的1957年〉、杨显惠〈夹边沟记事〉》)中“为活着而活着”的存活哲学。他原本“满脑子都是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父亲还《夹边沟记事》的存活哲学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对他讲过‘曾子之廉,不饮盗泉’和齐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但是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他眼睁睁看着同屋的两个右派饿死,“做一个正人君子的信条在他灵魂深处动摇了”。此后俞兆远和人合伙偷仓库的粮食;冒着中毒的危险偷拌

4、了“六六”粉的麦种吃;为偷苞谷险些被狼吃掉,被打瘸了一条腿;粮食和草籽没了,捡荒野里“或许是人骨、或许是兽骨”的骨头烤着吃。在被反复宣讲的长征故事中,类似的情节带给读者的是英雄主义的悲壮,而此时,在这场非天灾而是人祸的灾难中,知识分子身上的理性被存活的本能完全淹没了,人基本上成了一种动物性的存在。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当有人为农场的牧羊人偷吃羊愤愤不平时,俞兆远还开导那人:“这事你生啥气呀,现在是啥时局嘛——饿死人的时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时局——你有本事你也吃肥肠去,吃不上不要嫉妒人。”最让人动容的是,原本是为保命而偷,但到最后“偷”变成了俞

5、兆远的心理疾病。在《贼骨头》的“后记”中,俞兆远回到家中已经不再挨饿,但本能地还去偷家里的粮食生吃。  《探望王景超》中写了一个细节:在一个小窑洞的土壁上有人用硬器刻下“存活”二字,历经三十年依然赫然在目。遥想当年,这些挣扎在饿死边沿的人们活下去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除了《走进夹边沟》,其余诸篇几乎每篇都写到了出于求生的本能,这些右派们的“不堪行径”。出身诗书世家的王鹤鸣(《医生的回忆》)在回忆者赵医生眼中是彬彬君子,“从来不偷,别人把偷来的粮食给他,他也不吃”,但是到了1960年最后的三个月里,他却每晚去和马争食。为活命工程师牛天德吞食别人

6、的排泄物(《饱食一顿》),为活命骆宏远冒死出逃,葬身狼腹(《逃亡》),为活命王朝夫恩将仇报(《许霞山放羊》),为活命豆维柯出卖肉体(《夹农》),为活命甚至“人相食”(《上海女人》、《在列车上》、《许霞山放羊》)……  二  关于《夹边沟记事》的文体有各种说法,论者在这里视其为口述体的纪实短篇小说系列。这十九篇作品(《夹边沟记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在叙事层面上形成套层结构,第一层次叙述者即故事的“记录者”——“我”时隐时现,但一直存在,而且从作品的口述纪实性质可以视之为同一个人。尽管叙事学的理论认为作为虚构性的文类,小说中的第

7、一人称叙事者和不能划等号,但是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将文本中故事记录者的“我”和现实的等同。记录者“我”在文本中表达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可视为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  和亲历者如张贤亮把苦难视作知识分子精神成长的必需从而粉饰这种不择手段不同,杨显惠借助“记录者”的身份,冷静而客观地用翔实的细节展示了不择手段的真实情况;和一些持道德至上主义者视这种不择手段为“知识分子的丑行”也不同,杨显惠在夹边沟这个“革命地狱”中将知识分子还原成一个个普通的个体,一个个生物学作用上的个体,一个个有着生的本能和死的恐惧的复杂个体,真实地展现了生死关头他们为活下去而

8、进行的本能的挣扎,并对此持理解同情的态度。  《夹边沟记事》中“记录者”极少对故事中的人和事发表直接的评论,但在《许霞山放羊》中,当老实善良仁义的许霞山为保护自己的保命粮食一反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