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

ID:23914251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1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_第1页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_第2页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_第3页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_第4页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没有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没有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然后谈得上限制权威。”但是对于秩序理由,学界的研究似乎较晚。对于政治秩序之研究,学界更是重视不够。雷振文博士在其2007年提交的博士论文《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调适路径探析》中谈到政治秩序作为政治哲学的一个古老范畴,就目前对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理由的研究呈下列特征:关于“社会公正”理由的研究已成

2、为一种显学;关于“政治秩序”理由的研究方兴未艾,虽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但是在研究规模与深度上还远远不够;关于“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的交互关系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在社会公正的相关研究文献中有零星涉及,但是作为一个明确的理由作深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近似于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地带”。国内学界关于“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研究中存在的理由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理研究薄弱、泛现实化倾向严重;二是理论解释框架单一、中西学界交流缺乏。  关键词:社会公正;政治秩序;政治稳定  1001-8204(2012)06-0025-03  国内学界对“社会公正”和“政治秩序”理由的研究可以上溯至20世

3、纪80年代,在此之前至1949年,由于种种因素的干预,无论是关于正义理由或者关于秩序理由的研究,虽然难以称其为如一些学者所说研究上的“空白地带”,但是作为独立的、偏重学理的、合乎学术规范的研究确实没有形成气候。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此进行认真梳理,对于推进该理由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一、国内学界对“政治秩序”理由的研究目前状况  (一)学界关于“政治秩序”理由研究的背景  亨廷顿在其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把对政治稳定的追求当做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认为:“首要的理由不是自由,而是创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

4、序而没有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没有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然后谈得上限制权威。”但是对于秩序理由,学界的研究似乎较晚。对于政治秩序之研究,学界更是重视不够。雷振文博士在其2007年提交的博士论文《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调适路径探析》中谈到政治秩序作为政治哲学的一个古老范畴,就目前对其的研究目前状况而言,可以说,它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种冷落不仅表现在坊间的关于其本身研究的资料的贫瘠,而且在一些比较经典的政治学词典里居然也找不到关于“政治秩序”的剖析词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和《政治学新词典》中都没有关于“政治秩序”的解说。而在不多的零散的关于政治

5、秩序的论文里,对政治秩序的研究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直接使用这个语词,谈不上作任何深入的展开研究。  对于政治秩序理由受到学界的重视似乎以苏东剧变为缘起。我们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与政治秩序”述评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国家的突然解体震惊了全世界。人们纷纷对此重大事件展开研究和反思。政治学界认为此事件充分证明了一点:“政治秩序”是人造的,而不是仰赖于其他超验因素;人的因素在政治秩序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为人可以把一个政治秩序安排得好一些或差一些,稳定一些或脆弱一些;人们对政治秩序的理解与调整决定了一种政治秩序在面对环境变化、发展时的存亡,决定了该

6、政治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命运和生活质量。  (二)学界关于“政治秩序”理由研究的概况  对中国学者影响较大的美国学者亨廷顿教授在其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曾提出一个关于政治体制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关性的理论解释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要点是:(1)一个社会的政治成熟程度与其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密切相关。(2)政治体系或政体可以根据其政治制度化程度、政治参与程度及其二者比率的高低加以区别。(3)一般而论,政治制度化程度低而政治参与程度高的社会,政治不稳定;与此相反,若政治制度化水平高,而百姓的政治参与程度低,则政治比较稳定。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的发展为政治秩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7、,其创始人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中指出:“制度主义的思维方式强调制度因素在为混乱无序的世界建立起秩序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传统政治理论相当重视秩序理由,后者由政治契约中产生出来并在宪法、法律和其他稳定的契约中反映出来。秩序也可能产生于一个注重道德义务的共同体,这种道德共同体得到了宗教教义的鼓舞和支持。当代政治理论重视的是另外两种秩序即理性强加的秩序和竞争与强力强加的秩序,然而这两种秩序都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对政治秩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