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

ID:23937913

大小:67.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1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_第1页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_第2页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_第3页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山东省文登市整骨医院264400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足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患有踝关节骨折的142例病患中,根据治疗的方法平均分成,手法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各71名病患,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康复程度及其效果。结果:手法复位术后优良率为84.5%,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64.7%。>1.在术后感染和治疗时间等指标中手法复位治疗皆优于切开复位治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中,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更利于

2、患者在早期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切开复位;手法复位;足踝关节;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作为常见的骨折部位,其发病原因为暴力因素和长期过度的损伤以及病理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1]。该骨折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存在漏诊或者误诊现象,导致患者的病情越来越重。所以过早的治疗,能在患者以后恢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手法上分为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这两种治疗。目前这两种治疗方法存在这一定的争议,所以特选取了142例患有足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分别用这两中方法进行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只到2015年10只患

3、有足踝骨折的14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患者102例,女患者40例,年龄在19至60岁,平均年龄(38.4&plUSmn;3.5)岁。经检查这些患者都确诊为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且受伤至确诊时间均小于五天。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切开复位组71例,男性50例,女性21例;手法复位组71例,男性52例,女性19例。对比其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切幵复位组,采用的是切幵复位内固定治疗,让患者患肢外旋,沿内向外呈弧形切口,向后翻开皮瓣,显露骨折处,清除腔内骨屑与血肿,助手牵引做复位,

4、并在踝外置入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和内踝骨折者需分别行跟腱牵引、内踝下弧形切开,待复位完成后再行可吸收钉固定1.2.2手法复位组: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法,让病人平卧,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在患者患肢下铺上消毒巾。从下至上的牵拉患肢小腿近端内踝骨折的部位。在X光线的监视下,先将关节复位,然后自踝关节远端前后侧逆行向近端交叉穿针2枚。最后再行石膏固定。在治疗后,配合着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1.4判定标准以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为依据,优为踝

5、关节消肿,活动度恢复正常。良为踝关节有轻微肿胀,刚开始运动会奋疼痛感。可为活动吋一直伴随疼痛感并限制活动方式。差以上标准未达到。1.5统计学方法本文实验所得数据均参照spsslS.O软件进行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2】。2结果2.1两组患者在住院吋间,住院费用及术后感染对比:手法复位组在住院吋间,住院费用及术后感染这些指标皆优于切开复位组,其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2.2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率的对比中可得知,手

6、法复位术后优良率为84.5%,切开复位组优良率64.7%。手法复位优良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情见表2。3讨论足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受力关节,承扪着人体全部的重量,在日常中最容易收到损伤[2】。随着人类生活的水平的提高,苏身体摄入的一些物质可能会导致关节处钙的流失,大大损害了踝关节。在日常应多注意踝关节的保养。在意外事故的发生中,踝关节骨折率也不断增加,其中在踝骨折的骨折率中一半以上是属于旋后/外旋型。对此在治疗的手法上就存在了极大的争议。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是在患者骨折初期3到5天内采取的最佳

7、治疗措施,II复位效果较好[3】。在穿针固定吋,两针均以刚穿透皮质骨为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在术后必须以外固定来辅助治疗,防止钢针松动。最后在固定时期可以轻微的对患肢的进行功能恢复,奋利于患者早日康复[4]。在本文研究可知,在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的比较中,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率的对比中可得知,手法复位术后优良率为84.5%,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64.7%。手法复位优良率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且该治疗的费用也比切开复位的治疗费用低。以及术后感染率也低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法。冋吋,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也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需要。所以在患者

8、骨折的前期,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要高于切开复位治疗。总体来说,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对比住院费用、术后感染以及住院吋间这些指标中。其两组数据差异具奋统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