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

ID:23942831

大小:3.89 MB

页数:231页

时间:2018-11-11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_第1页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_第2页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_第3页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_第4页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文)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AStudyontheSemanticFieldofCommonly论文题目(外文)UsedVerbsinDunhuangSheyiDocuments研究生姓名姬慧学科、专业中國史·敦煌學研究方向敦煌学(敦煌文獻语言文字)学位级别博士导师姓名、职称王晶波教授论文工作起止年月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学位授予日期校址:甘肃省兰州市凡例一、本文所引敦煌社邑文書語料以郝春文《敦煌

2、社邑文書輯校》為底本,語料後括號里標明頁碼,如“(35)”;所引敦煌契約文書語料以沙知《敦煌契約文書輯校》為底本,語料後註明“契約”二字並加頁碼,如“(《契約》34)”。其他敦煌文獻資料一般據《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英藏敦煌(漢文佛經以外部分)》《法藏敦煌西域文獻》《俄藏敦煌文獻》《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北京大學藏敦煌文獻》等圖錄即國際敦煌項目(IDP)網站上公佈的彩色照片;同時還參考《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等相關的錄文。吐魯番出土文書文獻,文中用“吐”表示,如“吐10/183”即吐魯番出土文

3、書第10冊第183頁。文中“BD”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卷子的編號;“P.”指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卷子伯希和編號;“S.”指倫敦不列顛博物館藏敦煌卷子斯坦因編號;“Дx.”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卷子編號;“津藝”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編號。在引文後括號內註明圖錄中的冊數、頁碼,如“(《法藏》24/319)”。二、文中關於史書的語料在引文後直接加頁碼,參考文獻中列出詳細信息。文中佛教文獻均來自《大正藏》,故直接在引文後列出冊數及頁碼,如“(54/130),即表示《大正藏》54冊

4、第139頁。三、引用敦煌文獻語料時,如有錯字、假借字盡量括注正字或本字,原卷缺字用“□”號表示,缺幾字用幾個“□”,不能確定的用“”表示,上部殘缺用“”表示,下部殘缺用“”表示。四、引文均採用繁體字。個別需要說明的俗字例外。五、文中引用敦煌文獻圖錄,皆用簡稱。常用的著作類參考文獻,首次引用時詳注其信息,再次徵引時只出現作者、書名和頁碼。著者後均不加冒號。六、為方便閱讀文中所釋詞語在語料中出現時用下劃線標出。七、為求行文簡潔,文中稱引前賢時彥論說時,皆直書其名,不贅先生二字,敬請諒解。I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

5、位论文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敦煌社邑文書常用動作語義場詞語研究摘要敦煌社邑文書是敦煌社會經濟文獻之一,對它作常用動作語義場詞彙研究是基於詞義演變基礎上的研究,是關於詞彙史方面的研究,其內容包括詞語演變的具體考察和詞義演變規律的認識,對敦煌文獻詞語構成、近代漢語詞彙系統的構成研究有很好地解釋作用。具體來說,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敦煌社邑文書研究現狀、研究價值及對社邑文書做語義場研究的意義、創新等。第一章總述社邑文書中所現的西北地區民俗現象,如喪葬風俗、接風洗塵,總結分析西北地區普通民眾思想觀念,在此基

6、礎上概括社邑文書語言特徵。第二章對社邑文書中的“宴設”類語義場做研究,從“宴設”類動詞語義場和“宴設”類名詞語義場分別展開討論,以同步引申、相因生義、義素分析等語言理論為指導,對各子語義場下的個別詞語作語義演變探究,如“屈”“看”“筵”“席”等的個案考察,最後對各子語義場下的詞語作義素比較和分析。第三章對敦煌社邑文書中的“助贈”類語義場進行討論,主要涉及“救助”類語義場和“贈送”類語義場。在描寫詞語使用情況、分析語義演變的同時,得出諸如“救拔”“接濟”等語詞的構成與佛教的傳入和佛教義理“救渡眾生拔離苦海”

7、有關係。第四章對社邑文書中的“償借”類語義場做研究,即“借貸”類語義場和“償還”類語義場。對各個概念場下的詞語作共時和歷時描寫,對“貸”“借”“便”“寄”“填”“還”等詞語作語義演變探討,並對以這些語素構成的雙音詞做研究如“貸便”“填還”等。同時,還對與該語義場相關的其他語詞作分析和描述。第五章對社邑文書中的其他常用動詞進行歸納,概括出“商談”語義場、“懲罰”語義場、“慫恿”語義場,對各語義場下的詞語作共時歷時描寫,分析其語義演變情況,並對與義場相關的其他語詞進行整理。第六章從理論概括角度對社邑文書中詞語

8、的構成和語義演變進行分析,得出社邑文書中常用動作單音詞的語義演變主要通過引申方式獲得;常用動作雙音詞的構成方式主要是並列式複合詞,並對雙音詞的構成機制進行分析,以此說明社邑文書乃至整個敦煌文獻詞語的構成不僅和漢語雙音化趨勢有關,也與佛典在有唐一代大量翻譯有關。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社邑文書中詞語的語義演變進行了認知分析。綜上所論,本文主要以現有的詞義演變理論為指導,對社邑文書各動作語義場中各個詞語的使用情況進行共時歷時的描寫和追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