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ID:23963873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_第1页
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_第2页
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孙玲玲朱平韦文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六安237001)【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48-02结直肠肿瘤、结直肠外伤、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如果肠道准备不完善的,则需行I期造瘘术。造口术后除了会遇到造口脱垂、造口旁疝、造口缺血坏死及狭窄、造口穿孔、造口回缩、造口瘘和生活质量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问题,还常常会遇到各种皮肤问题,特别是末端回肠造瘘。预防性造U护理将会大大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及减少患者的痛苦。现结合我院20

2、11-2013年收治病例,将患者造口术后的皮肤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3年共收治的21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木组病例中,原发性低位肠梗阻9例,直肠癌3例,结肠癌7例,肠瘘及结肠穿孔各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7〜80岁,平均59.8岁,术中距回肠末端约20cm处行回肠造口,远端暂关闭,近端造口于右下腹,待II期还纳或永久造口。术后经预防性造口护理,随访1-3年仅1例患者出现造口周围皮肤问题。二、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木身和造口后的变化会给患者造成许多负性反应,特别是心理上的变化,括恐惧、绝望、紧

3、张、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针对以上情况,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毡括肠造瘘口基木知识,介绍造口的护理方法,讲解造口习惯,帮助患者适应肠造瘘带来的变化。2.术后护理患者均在术后3天左右冋肠造UI开始排出水样便,量和次数不等。然而大多数末端冋肠造U患者的排泄物量多且稀,并含奋丰富的消化酶,对造U周围的皮肤刺激性大,II排出无规律,若不及吋预防及处理,皮肤会发生糜烂或溃疡等相关问题,这样会为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因此造UI的护理尤为重要[1-2]。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耐心细致

4、地讲解安装造U袋的步骤和示范一次性造瘘袋的使用方法是造口良好护理的基础和保障。首先保持造U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更换造U袋吋需用生理盐水棉球及干棉球轻轻擦洗造UI周围皮肤及造UI黏膜,然后用干纱布吸干皮肤水分并在造U周围将造口粉均匀涂在患处皮肤上,再在造口周围填防漏膏至与皮肤表面平齐,最后将修剪后合适的一次性造UI袋贴于造UI周围。嘱患者翻身吋卧于造口一侧,以防粪便污染腹部伤U而致感染。1.饮食护理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可进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最后进普食。禁止不洁饮食以免引起腹泻。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易消化的食物,同吋可适当进食水果、蔬菜等,切忌进食

5、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青萝卜等易导致造口阻塞。少食易产生臭气的食物如大蒜、红芋等。2.出院后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前掌握造口护理技巧,出院后方能自我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规律排便惯。嘱患者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增加自身免疫力。同吋嘱咐患者自行评估造UI情况:正常的回肠造U应是微凸、红色、有光泽的,高度为略高于皮肤1.5cm或与皮肤面持平[3]。肠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对合紧密,周围皮肤完整,颜色与正常皮肤相同。如出现造U变深、变紫、造口周围有渗出、周围皮肤发红及糜烂、皮疹或水疱等情况,及吋电话沟通指导或来院就诊。三、小结近年来末端冋肠造U应用越来越多,因相对

6、结肠造UI损伤小,tl后关闭容易。但相关并发症较大,且日后多需行造U还纳,如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预防性造口护理可减少患者的造口并发症,避免增加额外痛苦,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陈洁,陈晓芳,刘丽梅.26例末端冋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健康必读,2013,12(10):413.[2】徐洪莲,向海燕,蔡蓓丽,等.回肠造U粪水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47-249.[3】滕淑艳,姜耐红.结肠造U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8(9)346-3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