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ID:23970628

大小:70.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1页
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2页
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3页
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托洛尔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140〜179mmHg,舒张压90〜109mmHg)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50mg口服,2〜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25〜100mg口服,2次/d,连用4周。结果4周后,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用卡托普利降压效果显著,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案。【关键词】美托洛尔;卡托普利;高血压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

2、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和心脏事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应用>2种降压药物[1]0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都是我国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本院内科应用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30例,其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来自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内科住院及门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0例,均符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

3、血压、心肌梗死、休克、II111°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孕妇及哺乳期者。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8〜65岁,平均50岁。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血压、伴发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经治疗或停用其他降压药时间超过服用药物的5个半衰期。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25〜100mg口服,2次/d,同时卡托普利25〜50mg口服,2〜3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50mg口服,2〜3次/d,连用4周。治疗前常规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1.3观察方法血压由固定医生测试,

4、测2次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开始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3次[3],以第4周测2次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1.4疗效评定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制定的药物降压治疗的绝对疗效指标进行评定,即①显效:血压下降>20/10mmHg;②有效:血压下降>10/5mmHg;③无效:治疗后血压未迗到上述水平者[4]。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土s),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0.05)。3讨论血压主要决定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

5、周围血管阻力。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引起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均是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并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1]。美托洛尔为P受体阻滞剂,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减慢心率、抑制过度的神经激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还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多层面保护心血管系统,包括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心律失常、提高心室颤动阈值,预防猝

6、死等[5]。《美国社区高血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建议,高血压合并临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首选0受体阻滞剂联合ARB或ACEI[6]o本研究结果表明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卡托普利,且不良反应与单用卡托普利无明显差异,安全性好,价格低廉,对于无禁忌证的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可以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国高血压杂志,2011,18(8):702-716.[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62.[3]韩秀英,魏冬梅.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7、观察.河北医药,2013,33(6):891.[4]麻万俊.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观察.心血管病防治,2009,9(3):229-230.[5]冯颖青,李勇,张宇清,等.3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研究,2013,14(194):8.[6]孙宁玲.如何看待“JNC8”对P受体阻滞剂的不同意见.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