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

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

ID:2397237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止痛促愈膏对肛瘘术后换药80例的疗效观察2010年2月至2010年8月,我院以治祛腐生肌为治则,自制止痛促愈膏用于肛瘘术后换药80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并实施的《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病例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门诊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80例,其中男35例,女45例,男女比例1∶1.3,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岁,患者术区创面较大在8~15cm2之间,脓汁多,肛门有肿胀疼痛或烧灼感。  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肛瘘

2、切除术2术后二天给于患者止痛促愈膏换药,3g/次,一日2次,术后第2、6、10、14、天开始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对肛门术区疼痛、水肿、渗液程度、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的观察,进行观察统计。  3结果  本组用药后第2天,70例病人切口处脓汁减少,疼痛肿胀减轻,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再生,切口变浅,皮缘处见上皮组织向切口内增长,7d~10d内愈合,占87.5%;另8例病人由于创面有异物,经清创后置入此药膏,在15d左右愈合,占10%。另2例术区皮肤有过敏反应,于患者更换药物治疗,12d左右愈合,占0.25%。  4讨论  肛瘘术后疼痛与一般外科术

3、后疼痛不同:①肛周神经丰富,对各种疼痛刺激敏感;②致痛原因复杂:局部炎症、术后换药、排便等反复刺激创面神经末梢,肛周括约肌痉挛等;③疼痛持续时间长,混合痔术后创口为开放性伤口,由于反复受排便、换药操作等刺激,一般3~7天内疼痛较重。止痛促愈膏配方中芦荟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之功;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归肺、肝、胃经,为传统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效:雷公藤性凉,味苦、辛,有大毒,归肝、脾、肺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散结、杀虫等功效:马齿苋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性寒、味酸、无毒,归大肠、肝、脾经,具有清热、解

4、毒、益气、润肠、散血、消肿之效:乳香性温,味辛、苦,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没药味苦、微辛,性平,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散瘀、通经止痛、消肿生肌。凡痔瘘肿痛者,可与白矶,麝香等研末外敷,以消肿疗疮;煅龙骨味甘、涩,归心、肝、肾经,具有收敛固涩之功效;两面针又名入地金牛,其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效;炉甘石又名羊甘石、异极石性温、味甘,归肝、脾、肺经,具有解毒、收湿止痒敛疮之功效;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之功;朴硝亦名硝石朴性寒,

5、味咸、苦,无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消肿散毒之功效;白芷性温、味辛,归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之功效;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总之,白矾味涩、酸,性寒,有小毒;归肺、脾、肝、大肠经,收涩燥湿、敛疮化腐功效较好;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功能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诸药合用使止痛促愈膏具有祛腐、生肌、抗炎、消肿、镇痛、收敛、止血、等功效,不仅可消除肛瘘术后创面的炎症肿胀,明显减轻肛门创口疼痛、水肿、出血等不良反

6、应及并发症。通过对8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止痛促愈膏在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时,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不仅明显缓解术后疼痛与出血症状,而且提高了创面愈合速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的优势。其应用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安全可靠,确实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病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