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ID:23978656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_第1页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_第2页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于民芳山东省莱丙市河头店镇大淳于小学266619一、了解“需要点”1.找准疑难点、空白点。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学牛.己经只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牛.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都应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会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牛.不得要领。2.尽可能找到一个“兴奋点”。教师要找出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

2、奋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设计的问题紧紧吸引,整个教学时段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是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素质的真正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基础的真正体现。3.敏捷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点。教学中,无论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得多充分,考虑得多周到,在课堂中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众多学生的思维比一个教师的思维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牛.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并判断、重组学

3、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二、抓住“切入点”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是关键。1.教学目标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祌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1.教学切入简约集中。有效课堂由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体现。要达到有效互动,

4、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好讲课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能使重点突出,让学生在短吋间内把握课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课文。抓住好的教学切入点,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反思,细心揣摩,用慧眼去发掘这个“切入点”,巧妙设置,从而收到“一字穷理,定全课之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之经络”的教学效果。三、创设“体验点”1.当课文意义生成在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呼应时,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由于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因此,教师在

5、教学组织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2.引导学生对内容情境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体验的内需。情感体验是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的。对课文所体现的情感,学生由于缺少审美的需要,往往根据自己的性别、经历与情感偏好而加以取舍,对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主题,经常容易忽视。在这吋候,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让学生主动去体验各种各样美好的情感。3.引导学生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揣摩不同的心理体验,达到情感的飞跃和价值观的提升。汉语言意义的模糊与丰富性,给老师

6、们在教学吋组织学生体验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提供了可能性。同样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义是一个方面,从不冋的角度去进行体验又是一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可以极人地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并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四、落实“语言点”1.落实语言,重点在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冇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落实语言,不单纯讲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力越强,我们就能认为语言越好。相反,语言形式再优美,表达不能到位,这样的语言也是苍

7、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来学AI、掌握语言。1.落实语言,注重“读写结合”。学生学语文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对文本学习的批注,注重把学生的感悟写下来,从而使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用笔写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写出自

8、己的观点与认识,达到真正的理想效果。五、引发“思维点”1.培养问题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奋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勇于提出的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创新品质形成的基础。2.学会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的进行引导和训练,逐步训练学生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