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ID:23981767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河北省任县天口学区(055150)王志云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己学知识,乂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祌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木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

2、、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1传统作业的缺陷1.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木(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乂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1.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传统作业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

3、学生思维的僵化。1.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木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1.4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

4、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1.5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传统作、11<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1.6作业评价的片面性。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査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

5、良”、“可”、“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2语文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的特点2.1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②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冇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③作业结果和答案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④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冋层次的学生

6、,有效地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最人限度地拓展学4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2创新性。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

7、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2.3趣味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冇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J,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

8、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4发展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iL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5人文性。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己有的社会背景、人文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