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ID:23987316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1页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2页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孙秀花河北省威县南街小学054700经过了几年的课改,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成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主体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动性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力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的开头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木节课的课题上来。为此,我经常设计一些有趣味、有悬念、有吸引力的导入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釆用了故事引入法:鸟妈妈生下了三只可爱的小鸟,有一天,鸟妈妈叼了6条虫子回家,小鸟们叽叽喳喳地争着抢吃。鸟妈妈为了不让鸟儿们争夺,她想让每只小鸟都分得同样多的虫子,该怎么分?顿时,课堂上的小手如春笋般直冒出来,学生们争着抢答。老师借此机会,让三位同学扮演小鸟,老师边分边说:“先给每只小鸟分一条,把剩下的再各分一条。”老师追问:“分完了叼?是同样多叼?”学生齐声答道:“都分完了,是同样多!”老师马上手指课题,并说:“这种分法叫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由于运用这样生动有趣的引

3、入,既渗透了平均分的方法和概念,乂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二、操作演示,主动参与小学牛.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全方位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说,以丰富学生探索新知的途径与手段。在教学中,我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

4、的主人。如在讲“圆锥的体积”一节吋,我先让学生各自用一定厚度的纸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不同学生制得的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大小不一定相等),然后让他们用自制的圆锥装满沙子再装入自制的圆柱,看几次能装满圆柱,并记下次数。后来,又让他们互相交换手中的圆柱,洱用自制的圆锥向同学的圆柱中倒沙子,看几次倒满,并记下次数。学生兴趣更浓,继续操作找答案。看学生相互交换了几次圆柱后,我开始提问,结果如我所料,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他们高兴得跳起来。接着让学生U述操作过程,进而思考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一一语言叙述一一公式推导”,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

5、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U、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在轻松愉快中学4了知识,同吋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三、鼓励质疑,激活思维质疑问题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奋创造力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吋,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吋引导。例如,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有个教师在教学“角的画法”后,要求学生使用两个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的角。经过小组合作、探索,学生们很快把角画出来了,而ii是与教师想到的几种方法不谋而合。当这位老师正感到满意时,突然,班上冇个出名的“粗心

6、鬼”站起来说:“老师,165°的角我还有一种画法。”这位教师先是一怔,想:这不可能!因为事先自己己将这道题演练了好多次,只有两种画法,不会再有第三种,肯定是这小子搞错了。因为他虽然很聪明,也常有自己的“独特发现”,但大多数均经不起推敲,这一次恐怕也不会例外吧。想到这儿,教师就说:“那说说你的高见吧。”心里却准备着要把他的“高见”驳得无还手之力。可只见他拿起手中的两块三角板,将45°角的三角板放在60°角的三角板上面,让角的顶点重合,一条底边也重合,然后指着两个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所成的角说:“这个角就是165°,我己经用量角器验证过了。”这吋,这位教师和全

7、班同学立刻向他投来了“不相信”的目光,于是,全班同学都拿起三角板、量角器验证起来。老师接过这位学生手中的量角器一量,果然是165°。这吋,他不得不佩服学生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觉,也为自己这一次“从门缝里瞧人”心有惭愧。于是,教师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多思考、善于探索的精神。面对大家佩服、羡慕的目光,这位学生开心地笑了。课后教师和学生又一起探讨,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平角的知识证明出了这个角为什么是165°。通过这个案例,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