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

ID:23992890

大小:136.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_第1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_第2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_第3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教案教材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

2、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重点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课文中的

3、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PPT1:图片)导语: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P10,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完请你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2.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4、(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3.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都写了它的美丽、不可思议,只是从不同方面来描写的,侧重点不同。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了解主要内容。(PPT2:提纲:交代雅鲁藏布江(1)神奇的大拐弯(2)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5))请大家根据提纲再来默读课文,把每一部分内容感受深的地方做个批注。(学生读书做批注,老师巡视)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1.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1)学习第2

5、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①(生: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想给大家读读)(PPT3: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生: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板书:神奇指导学生: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学生再读。(读的语气不够时,出示PPT1的图片)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学生自己读句子)(PPT4: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这是一条自西而

6、来的大江。(指名读句子。)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指名读句子。)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江。(齐读句子。)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齐读句子。)②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③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生:太了不起了。大自然太美了……)把你的感受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PPT5:第2自然段的句子: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叫绝。)(生:神奇壮丽、气势磅礴、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板书学生说的词。)把词放到句子中,读一遍。比较两个句子(PPT6:让你更加不能不

7、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让你更加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在语气上有什么区别?(生:第一句用了“不能不”,更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惊叹。)④小结: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大家先自学批注,读课文,谈感受深的地方,再有语气地读一读。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2)学习第3、4、5自然段。①学生以小组形式按学习提示进行学习。出示学习提示(PPT7:1、读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了大峡谷什么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