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

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

ID:23998587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_第1页
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_第2页
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_第3页
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于细节处感受古诗的神韵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福联小学(542800)陈兴民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是这灿烂文化夜空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诗博大精深,短短数十字中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分析文本的能力,开拓他们的文学鉴赏视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专注于结构、诗义的剖析讲解,忽视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

2、悟,以致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将诗的“构架”与“肌质”,包括情节、主题、旋律、意象等以诵读、品味、想象等教学方法细腻地展现出来,构建语文课堂的大厦,就会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语言之美,流连其中,感受并掌握古诗的要义。一、反复涵咏,初步体验诗情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抒发情感的载体。诵读就是要帮助学生从语言、节奏、声调中直接感受诗句中所表现的内容,体会到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诵读得越好,学生就越容易与诗人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池上》和《小儿垂钓》一课,这两首诗质朴自

3、然、通俗易懂,在读准“撑”、“艇”、“萍”,学习新词“浮萍”之后,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准确、通顺的朗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涵咏,初步体验诗情。在教学“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一句时,可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诵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看”到的画面:究竟是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以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小孩是如何偷采白莲的。教师图片演示这样的场景:初夏时节,荷花在田田的荷叶中盛开,小娃儿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地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然后,教师可

4、选择若干学生个别读,请他们说出童年“偷偷”做过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和自由。二、仔细品读,感悟古诗意蕴古代诗歌特别讲究用词用句的准确与凝练。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仔细品读、反复揣摩诗歌词句的使用,准确把握诗句中极富表现力的妙词佳句,充分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领会诗歌字里行间潜藏的意蕴。如,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诗,品读时要注意节奏和重音。如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5、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在分清句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领会诗意后,笔者指出:词的上片描述了一幅秀美、恬静的村居风景,从中你都品出什么?联系整首词说说你对“醉”字的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老夫妇是饮酒而醉;也有的提出,老夫妇是被眼前的溪流、青青草的美和天伦之乐所陶醉了。最后,笔者对学生们的回答作了总结: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的居住环境虽然是——“茅檐低小”,但周围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

6、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那对白发夫妻完全陶醉在这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中了。当学生领会到“醉”字的言外之意后,我再联系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经历来讲解全词,将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生活与南宋丧地辱国的现实相对照,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北上抗金报国的忧愤之情。由此可见,细细品味诗中文字,由景人情,可以帮助学生与诗中人物、作者形成深层次的对话,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更加深刻地感悟古诗的意蕴。三、延伸想象,体会诗歌神韵“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的古典诗歌多讲求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如果不能

7、深入地感悟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意象世界,进入角色,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求更好地体会诗歌神韵。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课,在讲解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我就结合课文图片、多媒体与学生们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师:如果我们就是那一株红杏,我们在园内看到了怎样的满园春色?生:满园的红杏,满园的春色,满园春天的风景。师:那么红杏你为什么要探出头,偷看外面的风景呢?生:院墙也挡不住春的脚步啊!整个园子孕育着生机,孕育着力量,我们忍不住想看看

8、外面的世界…..通过对话,学生以红杏的身份进行了心灵表白,感受到了诗歌的动人之处,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仿佛置身于烂漫的春光中,对诗人由眼前之景带来的愉悦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古人云:“情动而辞发。”把想象做细、做实,孩子们自然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走进烂漫的春色,将诗歌的神韵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真正地理解诗歌、欣赏诗歌。总之,用心去打造古诗教学的细节,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