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ID:2400156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_第1页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_第2页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_第3页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摘要:中学生物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教学理念新、编排顺序新、教材选择内容新等。本文从教学理念、教材内容选择、探究性学习、教材设计思路、教材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新教材进行了探讨和小结。关键词:生物新教材  教学理念  探究性学习  2002年秋季开始,全国大部分省、市实验区开始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新教材一一生物(七年级上册),在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委们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各层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泛征求了中学生物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老教材中存在的一些

2、不足进行了修改,本人在2002年8月26一27日,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苏教版生物新教材培训会”有幸听取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汪忠教授和出版社的主编两位专家的报告,了解了新教材编写情况,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经验,对新教材特点作以下总结: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有较大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

3、施教。二、合理的教材编排顺序新教材在原有教材内容上改变了旧教材重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删“繁”、“难”,改变了过去从低等到高等、分类别讲述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的传统体系与内容,再讲动物、人的形态和生理,难度上进一步降低,减轻了不必要的记忆负担,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出发,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选取了10个主题,突出了绿色植物以及人与生物圈的重要关系,意在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三、适当的教材内容选择新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从学生已

4、有的生物学知识出发,注意有关课程的衔接,同时,又强调把所学生物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加强了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材先从生物能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为背景,在内容选择上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尽可能地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总结生物的生命现象,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生物现象,生物就在身边。四、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新的思想新教材的内容选择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多层次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具有时代感,克服了传统落后“旧”的弊病,新教材密切联系环

5、境和生命科学等社会实际、体现生物科学的讯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材融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与一体。如:课外阅读中的“人工脏器与器官克隆”、“细胞的癌变”、“立体农业”。五、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中的一个亮点是,克服了以往重“知识中心”,着重加强对探究性学习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各种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力图改变过去的学生以书本知识为主体,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重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材中设计到探究活动

6、,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教材安排了8个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例如在第一个案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学生在课前兴奋地捕捉鼠妇,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在选择实验器材、方法上发挥了极大的自主性。例如探究“温度”这一因素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学生有的组选用热水来浇鼠妇生活的土壤,有的把盛鼠妇的盒子放在火上烧,有的把冰块垫在盛鼠妇的培养皿下面,观察鼠妇的活动,总之,大家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了探究,这些探究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无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情感态度

7、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六、教材设计思路新新教材进一步强化了内容的选择性,除了每节绪论配有一定图片外,还穿插有形式较生动、活泼的“游戏”,以及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课外阅读”。除了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外,还有供学生课外自选的“课外探究”例如探究“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除了水、空气、温度外有的学生提出了光、土壤是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我注意了一下,认为光、土壤是种子萌发条件的居然占多数,我本想纠正他们的想法,但又转念一想,何不让他们自己去通过课外探究得出结论?于是指导他们按照探究“水、空气、温度”等因素方法,

8、自己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光”这一条件控制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把种子放在大衣柜里,有的放在抽屉里,有的放在纸箱子里,来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有极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