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与意识形态

执政党与意识形态

ID:2400526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执政党与意识形态_第1页
执政党与意识形态_第2页
执政党与意识形态_第3页
资源描述:

《执政党与意识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执政党与意识形态

2、第1 内容提要:意识形态是一定利益集团、阶级或阶层的思想体系,是该阶级、集团对现存世界及其秩序的“整体性”反映与判断。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构成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不同阶级的执政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资产阶级执政党注重意识形态的隐秘性和渗透性,绝非“淡化意识形态”。执政的共产党需要不断巩固、加强和发展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关键词:执政党;阶级;共产党;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及其构成和政治功能“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最复杂与最难掌握的概念。除

3、了其本身的内涵与定义具有争议外,更因为在一些研究者那里它是一个含有“不科学的、带有政治染色的、形而上的、抽象的甚或是乌托邦的”等等贬义的词汇。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知道究竟什么是“意识形态”或如何是“意识形态的”。从词源学上来看,“意识形态”一词于希腊文,意思是“观念、学说”。而一般认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西最早使用“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科学”。1其后,“意识形态”的含义发生了转变,不同的人在使用时有不同的解释。(一)意识形态首先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是一定利益集

4、团、阶级或阶层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系统的、直接的、自觉的反映。由此界定出发,可引申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认为这样一种思想体系“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它或者为这个社会辩护,或者批判这个社会,成为维持、改造或摧毁这个社会而采取行动的依据。”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一种“能动性”很强的思想体系,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解释”和“批判”是其重要功能。但是,由此而产生的第二层含义却有了语言学上指称的不同

5、:一种是比较广泛的理解,亦即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与其经济基础是相对应的,不同的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另外一种理解则是在特定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即认为意识形态“既表现为同对现实生活的沉思相异,又表现为把取得支配地位的强有力的物质关系转换成思想的王国”,是“被维护现存社会制度或复辟过去社会制度的愿望所曲解了的一切思想;思想体系是既得利益或反动纲领的表现”。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之所以是意识形态,就在于它作为统治阶级思想体系的虚假性。霍克海默则进而否定了一切带有倾向性的思想体系,干

6、脆说:“任何一种掩盖社会真实本质的人类行为方式,即便是建立在相互争执的基础上,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这种狭义的理解是“意识形态”被作为贬义词使用的代表性说法之一。卡尔·曼海姆曾经对意识形态的这两种含义的不同使用情况做过如下区分:“当意识形态这个术语表示我们对由我们的对手所提出的各种观念和表象持怀疑态度的时候,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观念”,“当我们涉及这个时代或者这个群体所具有的总体性精神结构的构成和各种特征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是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种使用情况,只要是作为阶级

7、的意识形态而存在,就必然具有“阶级性”这一本质特征。这样也就引出了“意识形态”的第三层含义,即,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就是该阶级对于现存世界及其秩序的“整体性”反映与判断,其中最核心的是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认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从属阶级的成员也和统治阶级成员一样需要为自己构建一个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仅能弄懂现存秩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现存秩序变得合理和正当,从而为他们的心灵带来一些宁静。”但这时候的被统治阶级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消极的顺应,而不是自觉的、能动的反应,就不可能有作

8、为“整体性阶级意识”的自觉的意识形态。这使得被统治阶级缺乏阶级主体性,而这恰恰是取得执政地位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的。被统治阶级“只有当其发展到可以在政治上挑战统治阶级时,才会有阶级意识,才会开始精心编织一个更具普遍性和内在一致性的对立的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水平,反映了这个阶级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认识水平,实际上标志着该阶级的主体性如何,标志着该阶级能否成为自觉的阶级,并因此而直接与政治领导权发生密切的关系。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任何意识形态也都不得不反映共同的对象——客观现实(虽然

9、由于其立场和出发点不同,结论也不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也可能反映不同阶级一定程度的共同愿望。同时,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阶级之间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某些方面对话的可能性。但是,意识形态由于其阶级性,当然不可能存在被所有阶级都认同的所谓“永恒真实的”意识形态。在存在着经济地位的本质差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利益要求的社会,对于不同的阶级主体而言,是否、以及能否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是区别意识形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