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ID:27154219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_第1页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_第2页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_第3页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_第4页
资源描述:

《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与时俱进地建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魏兆萍(中井密山市委党校,黑龙江密山158300)摘要:木文就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革进程及其趋势,用三大价值取向和四大特点来概括分析。关键词:意识形态建构;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1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变革的三大价值取向第一,三大价值取向即世界思维、发展思想和中国特色。世界思维的价值取向。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理论到和谐世界理论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人类、时代的深刻、准确的把握。邓小平坚定的、深刻的、丰富的世界思维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恢复、弘扬、发展和创新的代表理论。

2、邓小平的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为核心的世界思维思想成为中岡共产党新时期基木路线的思想基础,成为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创新的最高成果的和谐世界理论,标明中国共严党人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时代观理论,以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执政理念展现于世。和谐世界理论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对中国负责任的党,也是对人类负责任的党。从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及其趋势来看,世界思维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不可动摇和更改的最基木的世界观和执政理念。第二,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最实质的理念,可以说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3、都是发展思想。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才是世界的主题,也是中国社会的主题。只有发展,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和人类社会的步伐,只有发展,才是强国富民的根木之路,才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木利益所在。发展才是目标,因此,发展才能成为最基木的标准。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就是应当肯定的,反之,则是应当否定的。因而发展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变革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正因为邓小平建树了发展思想并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之,才使中华民族强国富民、民族复兴之梦成为现实,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思想及苏理论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4、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重大意义就在于,它表示中国共产党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进程中,完成了第二次转变,即如果说邓小平理论完成了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初步转变的话,那么科学发展观则完成了向成熟的执政党的转变。发展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意识形态中最核心和最实质的理念,也是最主要的统领理念之一。首先是发展思想,才冇改革思想、开放思想,也进而才有市场改革、法制思想、民主主义、公平正义等理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践及其所取得的成功,发展思想已深入民心、党心,它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支柱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第三,中国特色的

5、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指的是中国的实践、中国、中华民族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基点和归宿。一切以中国的实践为根据,一切以中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为标准,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必须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来认识中国、发展中国,而绝不能从根本出发来框定中国的实践,“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结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结论。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或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从中国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社会主义。2中国共产党意识

6、形态转变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转变,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其一,主义性意识形态与国家性意识形态合一。以法治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形态与远大理想为核心的主义性意识形态是有极大差别的。没奋主义性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就缺乏灵魂,而没冇国家性意识形态就不是一个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及苏特殊的执政方式决定了苏意识形态必然地使主义性意识形态与国家性意识形态走向合一。这从《中国共产党党章》宣布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一关于党的性质的重大改变不就能明显地观察到这一转变。其二,坚定的主导性与兼容的多样性的合一。

7、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为共产党及苏持续执政的根本,是不能动摇的底线。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及苏中国化,0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是,改革开放、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持续深入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又不能不使主导意识形态担负起对多样社会意识形态整合的艰巨任务,不能不使主导意识形态兼容多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应该认识到,多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工业主义和市场主义为主体的,而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大工业主

8、义的产物,因而主导意识形态与多样的相关意识形态的兼容是有内在的逻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