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ID:24015913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_第1页
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_第2页
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_第3页
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摘要: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城市规划系在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笔者就承担的《建筑设计与原理》课程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期待我院城市规划系能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同时抛砖引玉,促使更多学者关注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系;《建筑设计与原理》课程;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Abstract:Urbanplanningspecialty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hadbeenestablishedundertheflourishingcityconstructionbackground.Iputfore

2、naivevieorescholarspayingcloseattentiontourbanplanningspecialtyconstruction  Keyword:urbanplanningspecialty;courseinarchitecturaldesign;developstrongandavoidweakpoint;showcharacteristics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1998年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初,全国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还不足30所,设置五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的院校仅10所左右,十年后已经发展到100多所,2004年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城

3、市规划系在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然而,由于刚办不久,我院城市规划专业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与改进,笔者就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期待我院城市规划系能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同时抛砖引玉,促使更多学者关注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  1我国城市规划教育院校的特点[1]  国内有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院校按学科背景基本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1以工科建筑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是“文革”以前就创办建筑学专业的8所大学,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工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为代表。这类院校都是在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

4、  这类院校的特点是重视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设计课从大一开始,每周至少8个学时,贯穿大学5年的全过程。此外,这类大学建筑和城市工程类型的课程比较齐全,如建筑技术、设备课程、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的课程,以及建筑历史、城市历史、美学方面的课程等。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强,擅长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经济等宏观城市问题分析训练少,对专门的规划技术掌握不够。  1.2以文科地理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为代表,都是在地理学科的基础上设置的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四至五年。其特点是地理类、经济类、法规类课程较多,注

5、重城乡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在规划技术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预测技术和遥感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具有研究型人才特点,可以在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等宏观决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相对来说图面表达和工程设计能力较弱。  1.3以林业、农业风景园林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学校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课程为主,同时兼顾建筑学的部分设计课程。  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

6、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微观的建筑设计方面的训练比较欠缺。  此外,还有一批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不具备上述学科优势,它们主要结合原有学科的特点,如交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测量学、房地产开发等开办城市规划专业。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于2004年,依托森林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和交通运输系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办学背景。在刚举办两届的福州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竞赛中,本院的调查报告蝉联一等奖,课程设计获得二等奖。2009年本院城市规划专业顺利通过本科评估。  2《建筑设计与原理》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三年级是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一学年里,他们面临着从

7、建筑设计学习到城市规划设计学习的转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难适应的现象,如尺度转换过大,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从较单一的建筑要素转换到综合性强的城市规划要素,即思维模式的转换幅度过大。为实现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的良性过渡,促使学生尽早领会城市规划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许多院校都在积极地探索。  全国许多建筑专业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采用“3+2”的教学模式,即城市规划专业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